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陳靜興> 談情錄:爺孫婚戀引發的話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談情錄:爺孫婚戀引發的話題 (1 / 2)

話還得從許久以前說起,說是“許久以前”,也不見得就離現在有多遠,因為作為記憶的陳塵,我已經很少再會想到它了,所以,會覺得是恨久遠的事情。

前一陣子,有一位名人,在年過八旬之際,與一位二十幾歲的、孫女輩的女士喜結良緣。一來呢,是這位名人的影響力大;二來呢,大家都對這爺孫婚戀懷了複雜的心情。

影響力大,這當然很好理解——所謂的名人效應嘛!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那些“名人們”吃完飯打個嗝,失智的無聊記者和不入流的媒體也都可以報道三、五個月甚或是一年半載。

複雜的心情呢?那就因人而異了:嚮往名利的小姐、太太們,自恨那高攀的人不是自己;貪圖美色的小夥、大爺們,嫉妒不是自己迎娶了新人;好奇的紅男綠女們,藉著此事做種種的奇思怪想;話多的各色人等,可以拿著這件事時時處處去談是論非了……

這場爺孫婚戀的轟動效應,真有點讓人目眩。關於這件事當日的影響,今天回顧,說成是“舉國譁然”,似乎半點都不覺得過分。

當時,與眾位友人談及此事,我總體上還是保持了向來的平和態度。我以為,眾生平等,各人有各人的處事方式,各人有各人的人生態度,就如同人各有面,人各有心,我們不能強求別人面必同我、心必似我;同樣,別人也不必要求我們廢己從人。只要別人不違反道德、不觸及法律,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伴侶,我們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是,首先,我們必須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生活的權利。

對於爺孫戀者的結合,作為旁觀者,我們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評點評點、論說論說。作為平頭老百姓,即使我們心中有許多隱秘的複雜情緒,也不過是口說之後,大笑一場,一切也就隨風而逝了。今天過後,明天誰還記得幾許?

關於這事,報刊文章,或口誅筆伐、或高歌頌唱,雖自此留痕於紙書,但因這終歸是歷史長河中的小事,想來必然逃不過歲月的洗練,最終至於淡漠無痕。

之所以時至今朝還記得這事、還提起這件事來,是因為這事畢竟在我的記憶中存留過,當時確實也引起過我思想的波動,影響過我對人生情感的思考。

總結我對這件的事情的看法,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這事是爺、孫二人的私事,只要他們自己都滿意,別人無權指責(可以評說),男無妻、女無夫、不違反法律規定、未逾越人倫道德,婚戀完全是他們的個人自由。

第二,孫輩女人若是衝著爺輩男人的名人光環奔去,女人就有些讓人看輕;若前猜屬實,男人沒有看出女人對其真實意圖,那男人也是枉受了一世的英名。

第三,對於這個婚姻,就我淺薄的認識,我是不怎麼看好其結局的。但是,對於他們的結合,我依然尊重。

除了我的看法,其他人對此事的意見,簡單總結,大約有兩種,一種是譏笑,一種是謾罵。能夠真正平心靜氣看待的少之又少。這也不奇怪,很符合國情。

其他人中,還有一位奇人。她是我所接觸的人中,對爺孫婚戀態度最激進的一個。那時候,算算她的年齡,大概比爺孫婚戀女主角的還要小四五歲吧。她一直在嘆息,嘆息自己沒有福氣、嘆息自己沒有緣分,嘆息自己沒有好命……這言外之意,大家自然明白:她恨不能取爺孫婚戀的女主角而代之。

這位奇人,自稱是愛情至上的人。我不知道,他都沒見爺孫婚戀中的那位男士,她連人家的習性、喜好都不知道,她連人家婚戀的態度都不知道,她是怎麼就想著要嫁給人家的?不知道她的愛情至上在這輕率的想嫁中又如何體現?

後來,經過仔細觀察,我才發現,這奇人所謂的愛情至上,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情至上”,她對爺孫婚戀男主角的嚮往,不過是垂涎“光環”的自私罷了。

我和友朋們曾經無意間談起過所謂的偉人們的愛情婚姻。談及偉人婚姻中的那些女性。我當時就感嘆到:

這些女性是多麼偉大啊,她們把一生都獻給了她們深愛的男人,默默地在男人背後支援他們的事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