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第一天,沿海某省釋出了今年首場強對流來襲預警。
在此之前,當地氣象部門就發出過相關預警,只不過本次預警更詳細。
區域性地區出現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冰雹,對當地春播生產和戶外活動都有不利影響,好在提前預警,當地早有防範。
之後,網上曝出了很多當地居民拍攝的影片。
畫面中那些躲避冰雹的行人,慌忙找到躲避的地方,然後一個個都急匆匆地,拿出手機拍攝。
鏡頭轉過去,十個就有八個是“遇事不慌掏手機的型別”,剩下兩個是吃貨。
對於網上那些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各種氣象災害影片,風羿表示——
“不是我!與我無關!”
這不是甩鍋,這個真不是他造成的。
這屬於賀主任開會時強調過的,氣候的波動,去年就預測了,早就發出過預警的。
不過只能預測到可能出現波動,並不能預測確切的時間以及會發生什麼事件,只能提前做好充足準備。
完美的預測是不存在的,自然的規律依舊沒有被人們徹底認知。
而且,氣候預測與天氣預報不同。
氣候預測是根據過去氣候的演變規律,推測未來某一時期氣候發展的可能趨勢。比如去年十月就預測的寒冬或暖冬。
氣候預測要考慮大氣、海洋、生物圈等因素的影響,其中也包括人類活動的影響。
而天氣預報,則是根據大氣變化狀態及近期天氣形勢,對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天氣變化進行預估。比如開啟手機應用看到的,接下來一週或十五天的天氣情況。
氣候波動,相關部門一直關注著,有曾經20年的氣候異常期的經驗,小幅度的波動也能冷靜應對,就算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也不至於驚慌失措。
沿海某省的冰雹天氣,風羿沒有花太多時間去關注。
越接近驚蟄,蛻皮的感覺就越強烈,也沒出門,每天宅在家裡。
行動不便就趴臥室,翻看聯保局的任務列表。
盤坐是不可能的了,同時還要戒掉摳腳……不,甩尾,要戒掉甩尾的不良習慣。
他看中了一個關於海蛇的任務,有一定危險性,但是積分多。
他看重的是積分,等始祖公司那邊的錢到位了,再花點積分就能再買一批儀器填充地下實驗室。
時間也正好,驚蟄過去蛻完皮,還能再休整一段時間。
不過風羿沒有立馬就接下這個任務,等驚蟄過了再看,到時候如果沒有人接,他就接了。
陽城另一處,接近城郊的別墅區。
風弛正在聽施工人員解釋暫緩施工的原因。
“近期有雨,而且,看天氣預報,驚蟄那幾天溼度偏高,不適合趕工……”
按照風弛的要求,以及模型質量標準,這種天氣不利於室外部分的製作,不過可以先做其他的輔助和修飾工作,對已經初步成型的遮擋棚內的模型做一下修護和保養。
但這樣一來,工期就得往後繼續延幾天,無法滿足風弛想要的“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