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拿起武器走到前線才叫參加一場戰爭,越是現代的戰爭,越是有數不清的人員,在遠離戰爭的後方在為戰爭服務。
愛蘭希爾帝國的戰爭機器裡,包含了情報部門,包含了分析部門,當然還有技術部門,生產部門等等。
哪怕是醫院裡的婦產科,都在為整個戰爭服務,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增加愛蘭希爾帝國的人口,讓帝國在戰爭狀態下依舊保持人口增長,甚至要達到人口高速增長。
忙碌的分析部門裡,工作人員在各自的電腦前緊張的忙碌著,這裡比起昏暗的地下室指揮部來說簡直就像天堂一樣,不過對於在這裡工作的人們來說,這裡也是戰場,一個重要的戰場。
“傀儡戰鬥機器人部隊應該儘可能的減少在一線的使用了。它們不太靈活,損失太大了。”一名分析師指著電腦螢幕上剛剛計算出來的損失數量,對身邊的同僚說道。
坐在他身邊的分析師用手摸著下巴,盯著上面的數字好一會兒,點頭贊同道:“這樣的損失確實比之前估計的要大,我們在前線使用傀儡的時候,應該更加謹慎才是。”
之前,愛蘭希爾帝國的軍方高層認為,使用傀儡機器人可以有效的減少前線士兵的傷亡。
參謀部認為,在有效的火力壓制下,稍微笨重一些的傀儡機器人的劣勢不會凸顯出來,因為在之前愛蘭希爾帝國進行的戰爭中,輕步兵執行的任務,往往基本上和打掃戰場沒有什麼區別了。
在導彈火炮轟炸機的聯合火力壓制下,敵人基本上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舉手投降成了唯一的選擇。
而面對這些投降的敵人,使用傀儡機器人士兵清繳看押,其實完全夠用,根本不需要使用寶貴的人員來執行類似的任務。
可是現在看來,與看守者之間的戰爭顯然要殘酷的多,愛蘭希爾帝國之前的戰鬥經驗已經完全不夠用了,所以傀儡部隊的損失也大大的超出了預計。
敵人的火力也很兇悍,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壓制愛蘭希爾帝國的遠端支援火力。這就不得不勉強讓戰鬥傀儡機器人獨自面對清掃者,整體上處於劣勢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另一個分析室抱著一些資料,放在了寬大的辦公桌上,參與到了討論的話題之中:“對比起來的話,克隆人部隊顯然價效比更高,他們雖然生產更加昂貴,也有倫理隱患,可明顯戰鬥力更強。”
他們的工作就是互相談論,推理出最接近事實的結論,然後呈報給帝國參謀部。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想盡辦法幫愛蘭希爾帝國的軍方高層,儘可能的熟悉敵人,擬定出更合理的作戰計劃。
“沒錯,如果我們繼續在前線使用笨重的傀儡機器人步兵,它們都會成為看守者部隊的糧食。”挑起了這個話題的分析人員從桌子上翻找出了一份圖表,按在了幾個人中間的桌面上。
那上面是己方火力密度,與己方人員損失的統計圖示。兩條線醒目的交叉在一起,代表著支援火力密度越小,己方人員損失越大的大資料分析。
這時候,在一旁一直聽著他們討論的科長開口問道:“有情報顯示,吞噬了人造物體之後,這些看守者會加速繁殖嗎?”
聽到了這個問題,所有人都搖了搖頭。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證明其中的關聯,即便是有,許多人也不願意承認。
吃掉對方的屍體,然後再以此為能量製造出另外一個清掃者——這怎麼聽怎麼都是一個嚇人的殘酷說法。
“暫時還沒有確切的情報將兩者聯絡在一起,不過我們正在進行這方面的實驗。”其中一個研究員搖了搖頭之後,對自己的長官解釋道。
另一個職員從一摞檔案中匆匆的尋找出了幾張影印件,放在了科長的面前:“希格斯5號那邊提供了這方面的實驗資料,他們俘獲了一些清掃者士兵,不過他們的實驗很簡陋,得到的資料也很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