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蘭希爾,多森納爾,帝國人形裝置生產製造三廠。一群工程師們正坐在一起,討論最新的裝備設計。
為了提高這裡的單兵動力外骨骼的產量,並且給他們提供新的生產專案,設立在北部的帝國人形裝置生產製造一廠,派了幾個工程師來支援這裡。
愛蘭希爾帝國已經興建了5個動力外骨骼和終極單兵動力裝甲的生產工廠,一廠作為技術最強悍,裝置最先進的工廠,是經常支援別的工廠建設的。
這種支援其實也已經家常便飯了,愛蘭希爾帝國的建設非常的迅速,這種支援也是經常發生的。
人形裝置作為魔法與機械結合的產物,一直很受重視。但是眾所周知的是,這種裝置的缺陷也是非常明顯的。
一個老工程師對自己的同僚說道:“你知道的,其實人形並不是所有形態中,最適合環境的。在奔跑的時候,人形裝備的雙腿,是肯定不如坦克的履帶,還有汽車的輪子的。”
“與此同時,人形裝置在海洋裡,也同樣並不方便,它不夠流線,也沒有更多的操作舵面。”他說起這些缺陷的時候,連準備都不需要。
畢竟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捨棄的許多重要的能力,這些能力讓人類從眾多的生物中脫穎而出,也讓人類付出了一些代價。
很簡單,比起巨狼一族來,人類在奔跑速度,肉體強度上,都要遜色許多。
不過巨狼一族在使用工具上落後了人類更多,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
這名工程師看向了自己的同僚,繼續強調道:“當然了,在空中,人形裝置也同樣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它沒有翅膀,升力面也很少,不足以支撐高速高效的飛行。”
“你說的這些我們都非常清楚,研究這方面工作的人都非常清楚。”那個從一廠過來支援設計的老工程師說道。
他非常清楚人形裝甲的缺陷,在防護力上,人形正面是非常脆弱而且巨大的,想要全面防護人形裝備的正面,比坦克想要防護正面困難的多。一輛正常的99式主戰坦克,正面的防禦面積不超過5平方米,裝甲厚度可以做到1000毫米甚至更多。可我們的終極單兵動力裝甲的正面就已經超過5平方米了,裝甲厚度只能做到70毫米左右。
能耗方面也同樣處於劣勢:同樣的行程,坦克300公里消耗的能量,只夠終極單兵動力裝甲行進150公里。
效費比上也表現不佳:一架F15戰鬥機可以輕鬆覆蓋1000公里作戰半徑內的所有空域,人形武器裝備勉強起飛卻也只能覆蓋200公里左右。
奔跑速度上,人形裝備也是完全無法比擬輪式車輛的,所以人形裝備無論任何方面,其實能力都並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