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論爾雅是如何愣神,一日未見的姜皇后終於在點燈時分姍姍來遲。
看到其華殿眾人模樣,她已明白產房內情形。
明月站在長春宮庭院內,仰望夜空,距離八月十五不過三日,竟半點月光都不見了。
此時此刻,明月才深刻體會到皇宮果然是一個吃人的地方,肖充媛在時還有人在長春宮替她們遮風擋雨,以後,還剩什麼呢?
且眠。且眠!
次日的晨省沒有在至善宮,而是推遲了一個時辰,放在了太康宮。這也是後宮眾人在中秋宴後第二次面見太后。
甫一進太康宮,許久未見的松靜姑姑竟在此處,還帶了太后老孃孃的口諭:“皇后,肖充媛逝世、和美人失子,皆是中宮過失。”
皇后姜妺復:“臣妾當自請宗廟責罰。”
這時木木的明月才後知後覺在人群中找起了方初夏的身影。方初夏怎麼了?為何會失子?
未及她追著周茯苓詢問,宮娥已引眾人入主殿。
姜太后一如既往的端莊威嚴,身邊黃門開口:
“充媛肖氏秉性柔佳,持恭淑慎,敬上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當諡封號穆,是為穆良妃。”
短短一句話,已將肖婉兒從世上徹底抹除,唯餘穆良妃三字。
等眾妃再拜,太后才開口:“皇長子名李澤,養母劉德妃。”
皇長子當澤被天下,是姜太后寄予厚望的的意思,可是,劉德妃又是誰?
眾人心下思量,隨後大驚,後宮中姓劉的唯有一人,那就是昔日穆良妃的侍女劉子魚。想不到她不過宮女出身,竟得幸撫養皇長子,又恐身份不配,還特地提了她德妃之位。
眾人只當是子魚得了穆良妃的餘蔭,明月卻知這不過是表面功夫,子魚雖名義上為皇長子養母,可皇子的日常教養恐怕都是太后親自經手,要的不過是這個大義名頭罷了。
“劉德妃遷翊坤宮主殿。”
翊坤宮距離太康宮最近。
“至於明才人,遷......”
“母后!把長春宮留給她。”多日不見的天子李恕竟然在此刻出現了,從不反駁太后的他竟為了明月親自開口。
姜太后看了眼天子,明月本以為她會雷霆震怒,卻在良久後聽到:“那便冊明才人婕妤位,代掌長春宮事宜。”
自打昨日闖產房,明月就做好了被太后厭棄的準備。又因知道其間秘密,怕是要和謝善一樣被遠遠的打發出去。沒有賜一杯毒酒已是看在明氏一族的面上,可誰都沒想到,天子竟會替明月說話。
而太后竟也同意了。
這是看準了明月會守口如瓶嗎?還是沒看出來明月知道了?
諸事塵埃落定,太后才又提了一句:“和美人失子,便晉為和婕妤吧。”
明月渾渾噩噩回了長春宮,穆良妃停靈在其華殿,看著白布帷幔,明月忽然想到了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宜其室家”。
低位妃嬪上香後各自離去,明月在蒲團上多跪了一會兒。想到了四月的那場大雨。
回神出來時,見子魚在收拾東西,臉上無悲無喜,等明月走近,才道:“往後的晨省我不會去,只當後宮無我便好,我將爾雅帶去,日後尋個好機會送她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