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中都城內的名門之後大都仰慕先古之風,男子簪花也是屢見不鮮。
當然,朝堂上也有如明家一樣寒門入仕的,這些寒門和豪門之間的習俗並不相同,因此明府不像那些豪門一樣喜歡蓄養舞姬、歌姬,親友之間也沒有互贈小妾的習慣,所以嫡系一脈人數並不算多。
午膳時明師道坐主位,左手是長子明景,右手是次子明易。沈氏不愛在兒媳面前立規矩,便叫楊如意和明月一同入座。明月的生母早亡,其他妾室沒有子女,故沒資格同桌吃飯。
沈氏親自給夫君盛了一碗湯,問道:“老爺,今年可還是休沐半日?”
明師道“唔”了一聲,反問道:“景兒何時回來的?”
明景正色:“回父親,是清晨回來的,剛才拜見母親。”
拜見是拜見了,就是沒見到而已。明月心道。
明師道又道:“見你母親好,這些禿驢的事你不做也罷。”
明師道是典型的儒家子弟,對道家不太友好,只因先帝沉迷丹藥一途妄圖長生,後來卻偏偏壯年早亡,這才叫如今的太后垂簾,得了權勢的好,如今他們這些臣子再想上書太后歸權給天子就難得很了。
至於釋家,明月還記得她幼時曾聽父親指著槐樹罵禿驢,居廟堂之高哪知道平民百姓的苦楚,若將寺裡那些私田給予百姓躬耕才信他的慈悲為懷。當年還寫了一道上聯給國寺方丈,叫: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可見明師道年輕時也是個性情中人。
明師道剛才那句話是在提點明景不要為一女子而棄家族,族裡退一步允明易先成婚已是底線了。明易、楊如意、明月三人都是小輩,不敢插話,只是低著頭吃飯,偶或眼神交流。
明易:←。←
明月:?
明易:(≧ω≦!
明月:......
楊如意:“咳咳......”
突兀的咳嗽聲讓桌上一靜,明月急忙收回目光。
沈氏第一個回神,輕輕拍了拍楊如意的後背,道:“慢點吃,又不同你搶。”
桌下收回大長腿的明易望天,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還是晚些再向夫人告罪好了。
好在明師道並不執著於這事,便順勢換了個話題:“今日宮裡傳來訊息,官家女子的選秀定在了十五。”看了眼低頭垂目的幼女,道:“好了,舉筷吧。”
接著便是“食不言”的規矩,明師道和明家兄弟用完飯一起去了書房,午後許有同僚親戚來訪,沈氏則帶著兒媳、幼女回了內宅。
屋裡自有侍女奉上茶盞瓜果,沈氏道:“若老爺說的不差,那就是十二日後大選。雖各家早有準備,不會差那些平民女,只是有些東西犯忌諱不好提前,這些時日你只管跟著禮教嬤嬤習禮,餘事不必多管。”
明月道:“多謝母親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