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青松忍了忍,雖然他沒指望九王下跪接旨,但這種連個樣子都不做的也是真頭疼。
然後駱青松甚至都沒有下馬,直接就在馬背上展開了聖旨,朗朗讀了起來。
讀完後,他把聖旨折起來,還總結了一番:“就是陛下希望九王殿下去邊關,以九王殿下的才能,一定可以抵禦敵軍,以一當百。”
真是說胡說都不怕眨眼,原來這聖旨是直接把九王折騰到邊關去,以一當百?以魏國和晉國的實力差距,就算九王真的能以一當百,也只有送死的份吧?
紅腰這時才看見,在兩側官道,原來還有隱隱綽綽的人影,只是那些人影都做賊一樣地躲藏在樹蔭處,露在明面上的只有駱青松這些人。
紅腰一下子明白了,這些人,怕是都是準備阻攔九王的。
如果九王抗旨,這些埋伏的魏國官兵也不會讓九王進入魏國。
紅腰垂下眼眸,真的是,好久沒有這樣思慮陰謀了。
九王卻對馬車外伸出了手,駱青松愣了一下,才明白他這是要接旨。
駱青松狠狠不自在了一下,九王那隻手柔嫩的像個女人,可讓他端著聖旨過去他就是做不到。
半晌,駱青松冷著臉把聖旨交給旁邊一個小兵:“去把聖旨遞給九王殿下。”
那小兵的手也顫了下,但是他硬著頭皮,策馬上前,發現他不敢看白麵車伕。
尤其是白麵車伕卻會看著他走過來的樣子,防止他不會對九王不利。
那士兵好不容易挪到了馬車跟前,雙手持著聖旨,遞給了九王。士兵餘光一瞥,瞥到馬車裡另一道纖細的身影
然後士兵抓著馬韁繩,慢慢又退了回去。
九王握著聖旨,笑了笑:“雁北四關,讓我去哪一關?”
羅青松再次愣了一下,發現這些聖旨上竟然沒寫,可魏王的意思就是趕快把九王弄走,哪裡還顧得上這些細節。
於是羅青松支支吾吾的,說道:“殿下就去北關吧,那裡有三皇子鎮守。”
聽起來還不錯,但北關根本就是四關中最危險的地方。那個三皇子,也是個不受魏王待見的便宜兒子。
九王笑一笑,已經放下了車簾:“好,我知道了。車伕,我們轉道去北關。”
居然這麼容易?
駱青松瞪了瞪眼,他來時做的那些準備和建設,根本一個沒派上用場。他早知道這位九王多智近妖,不能揣度,但也沒想到他面對魏王明顯的冷刀子,都能如此安之若素。
而白麵車伕驅使馬車,也是真的轉道,一眼也沒看駱青松和埋伏的那些人,只遵從九王的命令開始往魏國邊關走。
駱青松這才撥馬,帶著手下的人迴轉,手放在口裡吹了一聲哨,兩旁埋伏的人也鬆口大氣,開始撤退。
剛才送聖旨給九王的那個士兵撥馬過來,對駱青松低頭說道:“將軍,您看到剛才九王馬車裡,還有一個女人了嗎?”
紅腰坐在角落裡,馬車的門只開了半扇,就是九王那一邊。但是紅腰拿起匕首的時候,衣袖曾經露了一截,被這個士兵看到。
駱青松說不上來什麼反應,面色深邃地說:“他到底是個皇子,我也不信傳聞說他不近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