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要認真排起來的話,陶玉書所掌握的財富根本無法擠進香江前十。
因為《香江政經週刊》的計算方式基本都是以明面上的財富為主,公司市值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但卻忽略了老牌富豪們多年來的財富積累,公司分紅、財務投資、資產增值這些資訊《香江政經週刊》是很難全面獲取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富豪的商業版圖遠不止包括香江。
比如糖王郭鶴年,他在富豪榜中顯示的財富僅有75億港元,排在第12位,可實際上香江的資產只是他產業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還有如凱瑟克家族、施懷雅、黃廷芳等,均是隻計入了在港資產。
如果把這些老牌富豪的隱藏底牌都算上的話,陶玉書恐怕連富豪榜前15都很難擠進去。
但普通的香江市民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只看到了陶玉書用短短五年時間白手起家創下了偌大家業。
在許多香江人眼中,她儼然已經是新一代的香江財富傳奇。
尤其是那些年輕人眼中,他們對陶玉書的崇拜之情比這些年被奉為「李超人「誠哥」的李嘉誠更甚。
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不光是李嘉誠,細數富豪榜前列的富豪們,多數是靠地產實現的財富等級躍遷。
可謂一人富,萬人窮,骨子裡就帶著原罪。
但陶玉書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她所經營的是文化傳媒產業,相比之下要乾淨得多,在普通市民當中的口碑也要好很多。
實際上,陶玉書在這一點上也是令許多香江富豪佩服的地方。
她所經營的方向,產業規模其實都不大,不管是漫畫行業、新聞行業、電影行業,基本只能支撐起十億富豪的體量。
但就是這樣小眾的賽道,卻硬生生被陶玉書打破了天花板。
漫畫行業處於壟斷地位、紙媒行業全港市值最高、電影行業已經走出香江···.
對於很多人來說,能抓住一個行業就已經是邀天之幸了,可陶玉書的觸角卻是在文化產業肆意張揚。
現在在香江商界大家都在討論,一旦明年林氏影業上市,陶玉書恐怕立馬要晉升為百億富豪。
電影在香江本埠的盤子也就是二十億港元的規模,如果林氏影業僅是一家以香江本埠為主的電影公司的話,那大家也不會對林氏影業的上市抱有任何期待。
這樣的公司,市值頂天了十幾億港元。
但根據這兩年各大財經媒體的報道,林氏影業的實力和潛力可遠不是普通電影公司可以比擬的。
今年3月份,林氏影業在美國投資的《忍者神龜》上映,在美國本土創下了1.35億美元的票房,在全球範圍內更是創下了2億美元的票房。
如果算上電影周邊、錄影帶等其他後續收入,保守估計,這部電影會為林氏影業帶來8000萬美元的收益。
《忍者神龜》電影帶來的鉅額收益令香江電影人震驚,但更令他們感到羨慕嫉妒的是,林氏影業拿下了《忍者神龜》的全版權運營。
上半年時關於《忍者神龜》的版權價值,還在香江電影界引起了一番熱烈討論,許多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忍者神龜》的版權價值至少5億美元。
這樣一個首部真人電影全球破2億美元的超級IP,簡直就如同一顆搖錢樹。
有了這顆搖錢樹,林氏影業不僅在香江電影市場立於不敗之地,更有了開闢、征戰美國市場的底氣。
除了《忍者神龜》的成功,林氏影業在日本市場的苦心經營、在歐洲市場靠著文藝片的辛勤耕耘,香江電影人們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
這樣一家在世界各國攻城略地的電影公司,沒人敢小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