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筆趣閣無防盜> 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3章 中國文學的‘涿縣宣言’ (1 / 4)

會場內眾多作家交頭接耳,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不大,但匯聚在一起卻在會場上空形成了一股聲場,擾亂著大家的聽覺。

“尋根文學?這個說法好啊!尋找我們文學的根,尋找我們文化的根,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重拾信心。”

……

“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嘿呦,怎麼說起來,好像都跟林朝陽有點關係?”

有人突然說了這麼一句,引來了身邊其他人的側目。

大家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樣。

1978年,林朝陽以一篇《牧馬人》橫空出世,在彼時方興未艾的“傷痕文學”頭上狠狠的澆了一盆油,讓這股文學潮流的火燒的越發旺盛,《牧馬人》也因此成為了傷痕文學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篇。

1979年,林朝陽寫了一篇《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無意間摻合進了“惜春派”與“偏佐派”的大討論中。

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反思文學”這一概念很快被文學界所接受,並且迅速取代了“傷痕文學”,成為了當時最時髦的文學流派。

如今,林朝陽又提出了“尋根文學”這個概念,雖然“尋根文學”這個說法是李拓提出來的,但誰也不會認為這是他的功勞,大家都把這個功勞歸到了林朝陽的身上。

一位作家,在短短几年時間裡接連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文學概念,這體現的不僅是林朝陽在創作上的深刻感悟,更是他對於文學理論的深刻認識。

在場眾人不禁歎服。

“傷痕、反思、尋根……”

張煒嘴裡喃喃唸叨著這三個詞彙,心中慢慢的升出幾分明悟來。

這三種文學概念的傳播與傳承,不恰好就是這些年來社會變遷和文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嗎?

傷痕文學是對人道洪流歇斯底里的控訴,因為那個時候人道洪流剛剛結束,人們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

過了幾年,反思文學出現,那是因為人們過了宣洩的階段,需要對於過去進行反思和總結。

現在,林朝陽又提出了尋根文學這個概念,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道洪流給人民造成的傷害已經逐漸成為過去,現在這個社會需要重拾那些被我們丟掉的文化。

想通了這三種文學概念之間的關聯,張煒看向林朝陽的眼神中迸發出閃亮的光芒。

這樣連貫又豐富的理論,絕不是一時之間就能參悟出來的,恐怕朝陽同志早已經醞釀多年了吧?

會場內因著“尋根文學”這個概念的浮出水面而變得嘈雜喧囂,作家們興奮的互相交頭接耳,互相討論爭辯,樂此不疲。

李拓此時也充滿了激動,張羅道:“我覺得我們應該讓朝陽把今天的發言整理出來,發表到雜誌上,讓更多的文學創作者和讀者看到。”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有人高聲附和。

“說的沒錯!”

“言之有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