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4章 像個花瓶 (1 / 7)

星空衛視易主四個半月時間,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變化是翻天覆地的。

李澤楷時期,這家剛剛成立的電視臺基本是以外購節自為主,與其說是一家電視臺,不如說是廣告展示位。

花錢買節自吸引觀眾,觀眾看廣告,廣告商來送錢打廣告,賺錢買節目,形成了一個不太符合傳統電視臺形態的閉環生態。

不少電視臺員工們嘴上不說,但心裡是不滿的。

他們當然不是對工資不滿,而是出於對未來的擔憂。

老闆的這種打法,怎麼看也不像是要長期經營的打算。

果不其然,擔憂了沒幾個月,電視臺就換了個老闆。

相比李澤楷冰冷的商業操作,陶玉書的路子更符合傳統電視臺內容製造商的定位。

但她跟香江一般電視臺的風格又有不同,實在是太捨得砸錢了。

為了一檔音樂綜藝節目狂砸5000萬港元,要知道這些錢都夠給星空衛視的員工們開兩三年薪水了。

這還沒完,《亞洲偶像》剛出了成績,陶玉書又立馬啟動了《百萬富翁》《智勇大沖關》《美食廚房》等諸多綜藝節目的製作,每一檔綜藝投入都不小。

花錢如流水一般,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這些年來陶玉書靠著撒錢在香江電影界闖下赫赫威名,如今換個賽道,

進入電視領域,風格依舊如此,令人膽寒。

不膽寒也不行,《亞洲偶像》進行到半決賽最後一場,星空衛視閤家歡臺收視率破43點,收視人群佔比高達近63%。

幾乎將同時段的無線和亞視按在地上爆錘,更別提其它兩家收費電視臺了。

除了在香江的火爆,《亞洲偶像》甚至已經開始風靡濠江、灣島和東南亞幾個國家。

濠江就不用說了,一直是香江小弟節目在灣島風靡是因為星空衛視中文臺本身就在灣島落地,不少安裝了衛星天線的灣島電視使用者都可以收看到中文臺重播的節目。

而《亞洲偶像》在東南亞幾個國家的風靡主要是因為當地電視臺的盜播,當初節目海選就在東南亞安排了兩座海選城市,當地有大量華人作為觀眾基礎。

對於這種情況,陶玉書暫時是樂見其成的。

1991年的年末,新生的星空衛視憑藉著《亞洲偶像》一鳴驚人!

新的一年開始了,香江其它幾家電視臺本以為《亞洲偶像》還有一個月就結束了,再忍忍也就過去了,沒想到《百萬富翁》又來了。

身為一款益智答題競賽類節目,起初《百萬富翁》上檔時沒有引起任何一家電視臺的重視,大家都以為這只不過星空衛視為了湊數製作的節目。

結果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檔看起來如此不起眼的答題類節目首播收視率竟然達到了22點。

更恐怖的是第二期播出,節目收視率奇蹟般的暴漲到了31點。

得知這個訊息後,無線、亞視等幾家電視臺的高管們都懵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