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26日,灣島《聯合報》副刊突然登出一則訊息一一《大陸作家許靈均將於月末訪問灣島》。
「據本報記者訊息,受純文學出版社林海音女士邀請,大陸作家許靈均將於本月29日抵達灣島,展開為期六天的訪問交流之行·
訊息字數不多,就二百來字,但位置卻放在了頭版,可見《聯合報》副刊的重視。
這則訊息見報後,立刻在灣島文化界內掀起了熱議。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林朝陽的作品在灣島內廣為流傳。
如《闖關東》《渡舟記》《楚門的世界》等作品銷量十分可觀,累積了大量的讀者。
尤其是在近幾年,隨著兩岸關係不斷緩和,林朝陽又旅居香江,創作視野不斷拓寬,作品引進灣島後讀者更比以前多了不少。
前年林海音為了邀請他前往灣島訪問交流,鬧出了好大一場風波,卻未遂願。
去年林朝陽獲得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訊息傳到灣島,《聯合報》
副刊連篇累瀆的報道,將林朝陽直接塑造成了內地文壇「一代文宗」的形象。
為他在灣島內拉攏了不少忠實擁,這些人普遍認為林朝陽是目前華語文學界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都盼著他能早日訪問灣島。
可惜ZF方面咬死了不鬆口,這些擁也無可奈何,只能寄希望於哪一天兩岸關係進一步融洽和開放,林朝陽能來灣島一趟。
時間長了,竟在灣島文化界內醞釀出了一股「北望王師又一年」的盼望。
這次《聯合報》副刊登出林朝陽即將訪問灣島的訊息,許多他的忠實擁們可謂夙願得償,老懷大慰。
7月29日,中午時分。
臺北松山機場旅客通道外,人山人海,場面十分熱鬧。
「真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讀者也來了!」
症弦的臉上滿是驚歎。
‘是啊,我也沒想到。」林海音說。
林朝陽今天上午從香江起飛,將在中午抵達臺北松山機場。
他是受邀而來,林海音自然不能怠慢,早在幾天前就跟《聯合報》通了訊息。
透過《聯合報》副刊的報道,林朝陽將要訪問灣島的訊息成了島內文化界這幾天最熱門的新聞。
林海音今天還組織歡迎儀式,到場的包括了她和夏承楹夫妻倆,純文學出版社的兩個編輯,兩人是林朝陽作品在灣島的責編。
與林朝陽《聯合報》副刊的症弦、蘇偉貞等人也來了,當然了,幾人今天來不僅是歡迎,也為了採訪。
另外來的還有幾位作家,都是聽說了林朝陽來訪問的訊息,主動找林海音報名要來接機歡迎。
包括了朱天心夫妻、張大春、陳映真、白先勇等人,這些作家都是如今灣島文壇的中堅力量。
除了文學界的力量,這次歡迎林朝陽,新聞界也有媒體湊熱鬧。
不僅有《聯合報》副刊來了記者,《中國時報》和另外四五家報紙也派出了記者,組成了一支規模可觀的記者隊伍。
在作家和記者隊伍的後面,還有為數眾多的讀者,這些讀者的到來是最令林海音吃驚的,目測這些讀者至少有上百人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