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無奈的搖了搖頭,「那還叫什麼商量?通知而已。」
「我想不到你不同意的理由,這不是筆好買賣嗎?」
面對兒子的質問,李嘉誠張了張嘴,卻無話可說。
20億賣了衛星電視,是不是筆好買賣?
當然是好買賣!
半年淨賺10億港元,即便是在和記黃埔這種香江頂級財團內部,也算是一等一的投資受益了。
這位林太,真是好手段啊!
李嘉誠的心中升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李家和林家同住在深水灣的別墅群,又都是鉅富之家,按照中國人的處世習慣,兩家應該多有走動。
可林家入住深水灣兩年時間,卻十分低調,鮮少與鄰居們走動。
林家的這種風格並不僅體現在與鄰居們的交往上,放在商場上也是一樣凡是香江的大家族,多有聯姻、合作、共營之舉,這麼多年來彼此之間早已盤根錯節。
但林氏是個特例,大多數時候深居簡出,如同一頭商場獨狼,卻每每總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績。
短短五六年間,積攢百億家資,每一步都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連他都不得不歎為觀止。
他這個小兒子自小就行事大膽,骨子裡崇尚投機,這次陶玉書找上小兒子,一出手就是20億,出手無比精準果決。
不僅是拿捏住了几子的性格缺點,更拿捏住了他要證明自己的心態,和李家的內部分化。
李嘉誠甚至猜想,陶玉書不在私下裡找小兒子,而是出現在和記黃埔中心,也是算計著兒子的虛榮心,知道他急於在和黃內部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想到這裡,他望著眼前兀自得意非凡的兒子,心中冷不丁冒出一句古詩。
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老爸!」李澤楷見父親遲遲沒有說話,忍不住催促了一聲。
李嘉誠回過神來,眼神複雜的看著這個小兒子,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從7歲就不聽我的了,何況現在馬上27了。」
聽到這話,李澤楷大喜過望,「這麼說你同意了?」
李嘉誠收起心中的失望,說道:「賣電視臺可以,你跟我借的錢要立馬歸還。你的第一桶金也有了,以後自己創業,我不會再幫你兜底。」
李澤楷朗聲道:「沒問題,一言為定!」
1991年8月16日,週五。
清晨的香江已經是一派繁忙景象,街道上車水馬龍,路上行人匆匆,寫字樓內人流如織,位於北角的明報大廈內如同往常一樣忙碌。
突然,格子間內爆發出一陣驚訝之聲。
「你們看新聞沒?看新聞沒?」
年輕的編輯一臉驚容,對剛到公司的同事們大呼小叫。
路過的許靄儀見狀眉不悅,「阿光,大驚小怪的幹什麼?我們是做新聞的,越是有重大新聞越要有靜氣!」
她是《明報》的督印人,職責是監督報紙的出版,從職責上來說跟法人沒什麼區別,負法律上的一切責任,在公司內位高權重。
聽到她的呵斥,被呼作阿光的青年縮了縮脖子,閉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