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法之真意非雷,而是逆天地萬法之意,是歷經萬劫砥礪前行之心,是不斷進取之神。我前半生求真法而不得,後半生便從不吝嗇傳法天下。”
李易垂目,看著面前這個冷峻的青年。
對方猶如前世李長生凡人時期,日以繼夜的修行,竭盡所能的去探求大道。那本在修行界爛大街的練氣功法早已被他翻爛,每一個字,每一個動作都記得清清楚楚。
可任他如何掙扎,也無法引氣入體。
那時李長生明白,天地不容他。
自此,不修天道,不修天地,只修己道。
“你是第一個能夠參悟我之雷法的,其中也確實有以力成道之法,可你不是我。”
可天地之間又有多少人是李長生?又有多少人能在無止境的絕望之中砥礪前行?
生命的重量不取決於長度,李長生悟道六十載相當於他的一生,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摸索道路。
秋無極與李長生是同一類人,只不過後者歷經的磨難更多。至少秋無極一開始修行沒有遇到阻礙,一路修行到最後,高歌猛進才發現前路已斷。
李易並非歌頌苦難,如果可以沒有人想要歷經磨難,誰不想一生到頭順順利利。
只是修行如同打鐵,每一次突破磨難,破而後立都會獲得新生。李長生顛沛流離的一生,不是秋無極所能比肩的。
至少此時的秋無極,還看不到以力突破的希望。
秋無極語氣堅決的說道:“朝聞道,夕死亦可矣。”
若是修行為了生死,那麼他不可能走到如今這一步,真正的大神通者早已將生死置身事外。
前世他去殺鳳媧,有道尊的命令,而更多是像如今這般,為了自己的道。秋無極期望無相能夠給自己足夠的壓力,讓他置死地而後生,極境昇華後突破。
然而事與願違,臨陣突破是美談,卻不是尋常事。
如今他想再嘗試一次,哪怕前世已經死過一次,今生仍然義無反顧。
“會死。”
李易再一次重複,嗓音輕飄,卻猶如一座泰山壓頂,讓秋無極感受到了無窮無盡的壓力。
彷彿前路已是懸崖,自己無論如何都跨不過。
這也是一種憐憫。
李易不喜悲劇,二人雖未曾謀面,也毫無關係,但作為過來人,他不介意給後來者忠告。
秋無極沉默半響,身具七彩玲瓏心的他聽明白了對方真正所要表達的意思。
自己現在還不夠格。
他問道:“敢問仙人,吾一定無法以力成道?”
李易搖頭道:“凡事無絕對,若要說可能性,你是現在天下最有可能以力成道者。但是希望渺茫,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不要妄想自己是特別的,此道沒有運氣一說。”
以力成道之難,比正常途徑的無相要困難的多。
秋無極雖然已經是無相之下第一人,僅憑表面上的戰鬥力,其實也能比肩無相,但仍然不夠。
他只有極其渺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