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從過去培養出聖王,但這個聖王必須足不出戶,兩耳不聞窗外。如果像李勝仙一樣,那麼最多化神巔峰,再往前一步因果就大太多了。
“回答這個問題,得看你是在問什麼時候的我?就如我問你,如果你沒有看過我的過往,沒有學過我的道法,你會如何?”
“你我不會像現在這般平和的坐著。”
盤瓠不假思索的回答。
他已經能想到自己是如何被打死的了。
自認為先一步突破聖王,勝算加一。有道尊、大宇兩位無相從旁協助,勝算再加一。甚至於他可以不要臉面,把戰場拉到城市,勝算再加一。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積累,他實在想不出輸的理由。
井底之蛙,莫過如此。
盤瓠與其他無相一樣,此前從未與同級彆強者真正生死相搏的經驗。所以只能依靠自身的認知,去假設對方的實力。
李長生不也是無相嗎?三打一還能輸?
能輸。
盤瓠如此確信。
況且道尊與大宇不會真的拼命,前者更是連真身都從未顯露過,前不久還算計了自己一把。
“一切敵意都來源於未知與交流不足,看來我們多多交流,還是能化敵為友的。”
李易欣慰的點頭。
盤瓠忍不住嘴角直抽。
‘不是交流能化敵為友,而是知道你有多強。’
雖然不明白為何對方有著天下無敵的力量,性情卻是截然相反的溫和。
又或者用人類的話語來說內聖外王。
《莊子,天下》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又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
通俗來講就是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搞得死死的。
盤瓠鑽研人類的學說,實質上也能從中對映出李長生的為人與性格,或許這就是具備傳承性質生靈所不可避免的影響。
李長生也受到所謂教育影響,而自己又好像被對方給教育了。
但歸根結底,盤瓠覺得這逼人太強了。
言歸正傳,李易道:“第3局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