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犯錯?”宰相潘君問道,“仙人之性情,估計每隔一段時間都得敲打一遍廟堂。我身居其中高位,很清楚大部分人的尿性。”
“為權者,皆非善類。”
清玄再次搖頭說道:“所以我說你們不懂仙長,仙長活了五千多歲,早已見慣了人性。能夠容忍,也能夠理解人性,更能夠給人性留下一些寬裕。”
公九私一這種對貪墨的容許,就是仙人對人性留出來的寬裕。
不是不允許一分不能拿,也一權不能用。只要不突破底線,仙宮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絕對聽仙人的命令就不會犯錯?”宰相潘君問道。
“對,也不對。”
清玄搖頭,道:“仙長說過一句話,天下太平不是我一人能夠支撐起的,但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名。我想過自己是否是青天,我去天下逛了一圈,發現不是。”
“絕大部分問題不是我解決的,是俠士,是良官,是無數有良知之人。我想,我最大的功勞就是讓他們不因為自己的良知流血。”
清玄複述了一遍當年的話。
直至今日他重新溫故這段話,清玄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智慧,真正意義上的看透紅塵。
曾經亂世有劍宗,洪災有仙門,如今也有像那個前刑警,現公司幹員的好人。
世上從不缺好人,只是好人不長命。
如果沒有這些好人,當所有人都不分善惡以惡為榮,就是仙長也獨木難支。
如果沒有仙長天下會太平嗎?
答案是會的,只不過要流非常多的血,要失敗無數次才能換來短暫的太平。
不讓好人流血,是仙長自認最大的功勞。
宰相潘君沉默半響,嘆息道:“有時好人是最高的要求,不如讓廟堂嚴格的遵守與滿足仙人的命令。”
他自認算得上是一個好人,但絕不相信往後所有的掌權者都是。
“那個時候很多人也是這麼想的。”清玄不可置否,隨後問道:“以史為鑑,宰相可想聽一下修行界的一段歷史,仙道洪災之後。”
“或許當你見識到仙長治下的時代,就沒那麼恐懼了。”
那時大洪災之後,在仙宮的治理下人族開始步入新時代。
治安相對於王朝統治的時代更好,百姓更有尊嚴,執法力度也更嚴。
但仙長不滿意。
以前眼不見所以管不著,如今真的執掌天下,以仙長的性子就必須做好。況且人族還遊離在溫飽線,一旦某地糧食收不上來,很快便會出現饑荒。
資源短缺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黑惡勢力。
就如同前不久的事情,處於最頂端的仙門不會去欺壓百姓,在各大城主府卻因為他們的管理疏忽而肆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