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而復始,每一個同類都是過客。
後來瓊羽才知道自己屬於比較強大的天地清靈,絕大部分同類都達不到自己的層次,她一誕生就遠超世間絕大部分生靈。
李易也是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一個天地清靈,越看越感覺有些熟悉。
某種意義上來說,很符合太上忘情的意味,至少符合大部分修士對於忘情淺薄的理解。
以一種完全超脫俗世的心態,漠視一切事物,摒棄一切感情。
李易懷疑清修一道很有可能就是以這些天地清靈為原型,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最終形成了一個修行流派。人族許多法術神通也是這麼來的,一切都源於對天地的學習與模仿。
“伱以前都是這樣?漠視一切,心如止水,如同一塊石頭。”李易問道。
瓊羽點頭如實回答:“或者說現在這種狀態對於我來說才是異常,我現在一天想的事情比前世百年還多。”
如果把自己對外界的反應比作一樣事物,那前世就是一座山,任它風吹雨打都很難掀起波瀾。而現在是一塊浮木,只是一個浪花就能讓自己起伏不定。
她會為了玩消消樂感到歡喜,會被人類手機裡那毫無意義的內容吸引,會喜,會憂,會怒……
“也是機緣。”李易稍稍點撥道,“太上忘情並非無情,忘情是寂焉不動情。生而無情談何忘情,你看那些聖王可有無情無慾者?”
“未曾經歷三千煩惱絲,萬丈紅塵禍,所謂的太上忘情只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瓊羽愣住了,好像是這個道理。
“那仙人前輩,我現在算好嗎?”
“好壞是相對的,是好是壞取決於你。若能悟道就是好,若是一輩子這樣悠閒樂哉也不算壞。”
李易並未給予明確的回答,因為修行不是考試,不存在標準的答案與模板。
他最多隻能依照自己的喜好與經歷,給予他人適當的指點,比如忘情非無情。
天地清靈生而無情是一種缺陷,它們所謂的太上忘情就如同網際網路上小孩子覺醒“看透紅塵”一般兒戲。
瓊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七情六慾是否是累贅?它們天地清靈是否存在著缺陷?
她好像從未聽聞,哪位聖王是真正無情無慾的。就算感情淡薄,對於自身的道也存在著極其強烈的情感。
而自己前世的做法,實際上不是符合天道,而是一直襬爛?
“仙人前輩,我覺得我應該習慣七情六慾,也應該接受它。”瓊羽鄭重的說道。
“如此甚好。”
李易微微點頭,嗓音溫吞的說道:“自尊也是慾望之一,你應該給自己留有餘地,給我看關於古之道門記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