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史料公佈,對他們的聲譽有著極大的影響。官府不可能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再者如今更應該團結一切力量,抵禦洪災。
今天被問話的人正是仙霞派任掌門人云華真人。
忽然一道身影出現在趙四對面的沙發上,道袍青絲,紅唇齒白,劍眉星目,走在外邊能夠引發無數人圍觀。
一個極其俊美的道士,或者坤道?
趙四愣了一下,隨後趕忙站起來,微微拱手彎腰道:“見過雲華真人。”
雖然以他的背景不需要向任何人行禮,可修士達者為先,築基修為拜金丹修為很正常。而趙四一向奉行伸手不打笑臉人,不會因為有背景就囂張跋扈。
再者易哥說過別在無關緊要的小事麻煩他,不然就是一頓雷法教學。
雲華真人微微點頭,道:“居士無需多禮。”
經過簡單的客套,兩人正式的進入問話。
趙四開門見山的說道:“最近神州大雨,官府懷疑會像仙道洪災一樣。請問真人以現在神州的力量,能撐30年嗎?”
這是第1個問題,參考仙道洪災,如果有30年的時間官府有把握在高原上建設一座座城市容納絕大部分民眾。在不考慮舒適性的情況下,30年時間足夠了。
雲華真人回答是肯定的,如今神州的大雨不及仙道,現代社會對災難的抵禦能力也比農耕社會要高。
“第2個問題,洪災33年十二宗門為什麼要反對遷徙?真的是因為不可能嗎?”
雲華真人微微沉默了半響,目光放到了桌上的資料,眼裡閃過一絲暗淡。
隨後深吸一口氣,悠悠道來:“反對遷徙並非是不可能,那時整個修行界數十萬修士在前往天州沿途的路上修建了一個又一個的土城。這些房屋都是用泥土做成,舒適算不上使用年限也不過五六年,可好歹能用來休息。”
“遷徙就是借用這些土城分段式遷徙,每100公里休息7天,老弱婦孺可以慢一點。如此可以極大地保證青壯年能夠走到天州,至於老弱婦孺則只能聽天由命了。仙宮為遷移籌備了8年,怎麼可能會失敗?”
從渡世大師死後,仙宮就可以籌備遷移的事情。先是用渡世大師換來的5年時間儲存糧食,同時開始建設土城作為落腳點,隨後才近遷遠入。
比如武朝距離天州近,先一步遷移,隨後後吳進入武朝借用其補給房屋,等到休息好了繼續遷徙。
趙四問道:“既然如此,你們為什麼要反對?”
“你知道修行界為了凡俗忙碌了多少年嗎?”雲華真人自問自答的說道:“三十年,整整三十年絕大部分修士沒日沒夜的在凡俗救人,許多人因此錯過了最佳的修行年齡。不是人人都有千年壽命,絕大部分人也不過200餘年。”
“可哪怕如此我們仍然力不從心,因為九州太大了比得上10個神州。零零散散的王朝,圍繞著平原建設。修行界可沒有現代的改良農作物,種田只能看天靠地。”
一開始災難還不嚴重的時候修士還可以輪換,可越往後別說輪換了,能夠躺下來休息幾天都是奢望。
雲華真人指的桌上的資料,道:“一開始只有12個宗門,過了幾年數量就翻了兩倍,幾乎所有大門大派都反對用靈石養活所有凡人。我們也是需要修行的,帶他們來天州已經仁至義盡。”
“哪怕是一宮兩門內部也有怨言,只是他們身為仙人嫡系只能忍著。小傢伙,修行與不相干之人的性命你選哪個?”
這回輪到趙四陷入了沉默,而他內心實際上第一時間就有了答案,自己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