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修士對凡人的友善是建立在其物質基礎上,也是仙人一手締造的。
可惜庸人不懂仙人之功德,以為仙人在鋪張浪費。可如果沒有這些靈石,他們會願意救天下嗎?
他們只是想不勞而獲,佔靈石而掠奪天下。渡殘去過海外,那裡號稱是沒有仙人統治的魚水之地,號稱入者天高任我遊,海闊任我潛,舉頭無人壓,低頭踏萬人。
可大部分人去海外都是最後的
“萬人”,而不會是舉頭無人壓者。瓊羽撓頭雖內心多有不解,但也知道仙道於他們時代過於異類,不能用常理來看待。
只是順著拍仙人馬屁:“仙人前輩在,青天就有了!”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彷彿都快變成離異的狂熱粉絲見面會了。
正主臉上沒有太多的變化,細細的觀察著記憶中的每一寸。若心境有境界,李易已經到了聖人無名,所謂無名是有名而忘名。
再多再好的名聲也是他人賦予的,非本我之意,非本我之能。周遭的環境微微加速,記憶快速的流動,兩人也停止的交談。
第一幕。回宗門的路上,渡世默唸臨字決。第二幕。渡殘去請教師傅,站在門外聽到的不是念經的聲音,而是週而復始的臨字決。
第三幕,畫面定格在了原地,周遭一片的混沌與漆黑,時不時閃過扭曲的彩色。
就彷彿兒時訊號不好的電視一般,一片花白,時不時還閃過幾幅畫面。
李易能看到一縷縷的灰氣,彷彿絲線一樣扎入靈臺。他指尖輕點,泛起的波瀾讓所有的灰氣現行,其中散發出的氣息讓人毛骨悚然。
渡殘瞪大眼睛不明白自己靈臺中竟然有這種東西,不由的問道:“仙人,這是何物?”
“不知道,有些許因果遮蔽的氣息,又像是天機,又不像。”李易一邊輕描淡寫的剝去了灰霧,嘴上說著不知道可這些未知的力量無法對其產生任何限制。
一切之無力,都是能力不足。畫面再度變得清晰起來,轉眼間眾人便身處於一處古剎之中。
圍爐夜談,渡世隱秘在半邊陰影中,燭光照在了他枯瘦的手掌上不知何時,那個壯年和尚已經變得如此的瘦弱。
李易眼睛微眯,好像和尚這一世也顯得很老態。要知道當年他可是有玉面僧人一說,當年引得不少人拋眉送情,其中甚至有妖怪。
雖然渡世不是一個愛好面相之人,為何故意繼續保持老相?相由心生,枯,朽木也。
和尚的心死了,人也開始腐朽,最終壽終正寢。渡世嗓音沙啞,帶著些許悲寂:“既生仙,何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