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就好比如齊地的啃老族,把自己緊鎖在房間內,睡在垃圾堆中。
“如果這次考不上,你可以再考一次,家裡現在並不缺錢。但我更希望你直接進你大伯家的公司,只要幹得好給你接手公司都行。”
“在社會上能力是其次的,關係才是成功的關鍵。我相信你有能力,加上大伯的關係比上學有前途。如果沒有這層關係,我砸鍋賣鐵也要讓你讀下去。”
曾經的李易或許會討厭這種嘮叨,但現在他並沒有太多的厭煩,平靜之餘甚至感到一絲慰藉。
輕輕撫摸著兔子,望著外邊不斷倒退的田野,輕聲說道:
“爸,等你什麼時候累了跟我說。”
父母現在還不適合修行,對於凡俗的事物有著太多的迷戀。哪怕自己現在將所有功法交給父母,像李莉莉一樣教導他們,他們大機率也學不會。
修行不是吸一口靈氣,吃幾口丹藥,或者是絕佳的天賦。比起以上種種,它更需要的是一顆向道之心。
李莉莉有向道之心,嘴上不斷喊苦,已經不止一次嚎啕大哭。可最終都堅持下來了,甚至為此辭掉了工作脫離正常人的生活。
李易能夠看得出來,父母做不到如此,至少現在做不到。他還記得前段時間父母提到修仙的事情,那時他就直言能讓二老修行,並且進行了一番嘗試。
一開始李興國還有些興趣,後來聽到需要一天練八個小時以上,瞬間就失去了興趣。
既然這樣就讓他們過完失去的十年,這並不比所謂的煉氣打坐低等。生活高於修行,修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摒棄生活只為修行的人所以最後才需要紅塵煉心。
反正也不過十幾二十年,他們的時間非常充裕。
李父以為他想通了,不由得高興說道:“你能想通就好,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十年時間可以彌補,甚至你可以比其他人過得更好。”
“現在已經很好了。”
兩人不再說話,只剩下車內音響播放上個時代的老歌。
回到家中母親同樣沒有問考得如何,反倒是大伯李興龍特意打電話來詢問李易考得如何。李易沒有過多的謙虛與掩飾,只是簡單的表示考上帝京綽綽有餘。
李興龍對於這種自信哈哈大笑,並不是嘲笑,更像是一種欣賞。有能力的人理所當然要驕傲,就像年輕人哪能不氣盛。
如果是他兒子這麼說話,絕對會得到他的嘲笑。但凡他有半點用,也不至於當年高考了三百分,最終只能塞錢出國留學。
隨後李興龍拿起大家長的架勢,對於李易一番嘉獎。語氣用詞傳到神州一眾鎮國級耳中,能夠讓他們直接原地蹦起來。
最終李興龍表示考上不僅包了他的學費,每個月還可以給他一萬塊生活費等等。說話沒啥營養,卻總是拿出實實在在好處的大伯。
掛掉電話,李易躺在床上開啟了消消樂,叮叮噹噹的聲音從小院中傳出。兔子小心翼翼的化出人形,纖纖玉指為他輕揉耳朵。
山風拂來,水牛在院外吃草,黃狗在院內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