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慶之問道:“當下如何?”
馮源說道:“當下兵仗局打造佛朗機銃發往九邊,此物沉重,可用於戰船或是城防,卻無法跟隨大軍行進,故而……”
“不重視?”
“是。”
“繼續。”
“仿造的佛朗機銃不及佛朗機人的射程遠,小人曾看過原來的佛朗機銃,比大明的更為精巧……”
“是密封吧?”蔣慶之想到了這個問題。
“正是。”馮源看向蔣慶之的眼神中多了崇敬之色,“那些子銃終究貼合不佳,加之大明仿製的佛朗機銃裝藥少,故而射程少了些……”
這個就涉及到了加工和火炮的強度問題。
蔣慶之拿出一張紙遞給馮源,“你且看看這個。”
馮源接過圖紙,只是看了一眼,就抬頭看著蔣慶之,“伯爺這是小銃!”
“慢慢看。”
馮源仔細看著圖紙,突然舉起圖紙問道:“敢問伯爺,這些是何物?”
蔣慶之看了一眼,“膛線。”
“何用?”馮源漸漸沉浸其中。
“當火藥推動鉛彈,鉛彈沿著膛線衝出去,自身開始不斷旋轉……”
“會更準!”
“這是……”
“這是燧發裝置,見過?”
“未曾見過,敢問伯爺這是何用?”
“用燧石裝在後部,以機關撞擊,燧石打火,引發火藥,隨後火藥透過這裡……”
蔣慶之走到了馮源身邊,指著圖紙說道:“透過這裡引燃槍膛中的火藥,隨後驅動鉛彈發射……”
“無需點火就能發射……”
馮源狂熱的看著蔣慶之,“這是前所未有的火器,敢問伯爺,這是何人所創。”
蔣慶之很想說是墨家先輩們的發明,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
“本伯!”
馮源小心翼翼的把圖紙還給蔣慶之,行禮。
“從今日起,小人這條命,就賣給伯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