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缺和孫連元相對一視,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之色。
“你且下去歇息。”馮缺讓人帶著信使出去,等人走後,他壓低聲音,“府尊,這是大捷!”
孫連元點頭,“此次大捷後,倭寇怕是要報復。”
“那也是長威伯的事兒,不是嗎?”
二人相對一笑,馮缺說道:“下官的意思,此次大捷,咱們這邊也頗為關切。”
孫連元思忖片刻,“就怕那長威伯不肯。”
“獨食不肥不是。”馮缺笑道:“後續倭寇報復,他還得要倚仗咱們。再有,咱們要求不多,只需在報捷文書上帶上一筆就是了。”
孫連元點頭,“如此馬上派人去……要不,你親自去一趟,以示誠意。”
“也好。”
馮缺帶著人急匆匆趕到海門衛時,蔣慶之還沒回來。
“長威伯說想看看風景。”陳勃陪著馮缺巡查了海門衛。
……
蔣慶之沿著官道一路緩行。
他走進村子,和村民們隨意交談。村民們的日子頗為艱難,蔣慶之看了幾家,心情頗為沉重。
“咱們台州府山多地少,沒辦法,只能靠海吃海。前年倭寇冒充漁民登岸,抓了真正的漁民為嚮導,洗劫了桃渚幾個村子。從那以後,臨海那邊就不許咱們下海了。沒了活路,賦稅還得繳納……哎!這日子,難吶!”
村裡的老人唏噓著,“倭寇殺人,咱們這邊也殺人,一個用刀子,一個用軟刀子。這個世道喲!怎地就不給咱們一條活路呢!”
“二叔公,您說這些作甚?”村正趕緊打岔,擔心貴人發火。
幾個赤腳的孩子好奇的看著蔣慶之,被大人瞪眼也不走。
蔣慶之摸出了一塊巧克力,掰開一人給了些。
“好香甜!”一個孩子吃了一口,歡喜的找到了母親,“娘,你嚐嚐。”
“好甜!”
蔣慶之出了村子,對徐渭說道:“為官所為何來?便是讓百姓能感知生活甜蜜,而不是苦澀。”
“台州府這邊不好辦。”徐渭說道:“耕地少,養活不了那麼多人。”
“靠海吃海!”蔣慶之一路到了海邊,指著遠方說道:“大明當打造一支龐大的船隊,帶著商船浩蕩出海,一路貿易。文長,你可知大明貨物在海外的價值嗎?”
徐渭搖頭,“伯爺的意思是……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