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恬就嚐了一口折耳根,馬上就吐了出來,“難吃。”
她見蔣慶之吃的噴香,不禁好奇,“這東西有什麼好?”
“通氣。”蔣慶之說道:“鼻子不通氣的時候來一頓,保證馬上見效。”
這是他前世驗證過無數次的經驗。
寵幸了折耳根,蔣慶之把目標轉向了紅燒肉。
三分廋的紅燒肉微紅,可見廚子火候掌握的不錯,來一口,紅燒肉在嘴裡顫顫巍巍的,上下牙齒輕輕一壓,脂肪便在嘴裡分解開來。
甜的,鹹的,油脂,肉香……
蔣慶之眯著眼,感受著美味。
什麼山珍海味,這個才是王道。
他拿了一張餅攤開,把折耳根和紅燒肉放在上面,一卷,就這麼大口大口的吃著。
吃多了!
蔣慶之覺得這是自己來到大明吃的最多的一次。
“告訴廚房,這折耳根,以後就叫折耳根,折耳根可與臘肉一起炒了,記住要加辣椒段。”
蔣慶之吃美了,在院子裡溜達,腦子裡覺得空蕩蕩的,可卻又覺得在琢磨事兒。
就像是有兩個自己在大腦中存在。
城外墨家基地在打造中,一旦建成,蔣慶之需要一批工匠來作為墨家的最早班底。
而這些工匠不可能是借用,更不可能自由流動。
當下的工匠分為幾種,第一種是官方,比如說工部的工匠和兵仗局的工匠。第二種是工坊主的。第三種是鐵匠,也就是個體戶,自由職業者。
第三種技能單一,且紀律性不強。第二種就算是工坊主願意割愛,為了保密,蔣慶之也不敢接受。
唯有官方工匠最適合墨家。
這也是蔣慶之和工部藍臻打賭的緣故。
燧發槍啊!
蔣慶之這陣子琢磨了許久這個大寶貝,甚至順帶還琢磨了一番火炮。
二十年前的那場海戰,大明水師被葡萄牙人的火器轟掉了天朝上國的驕傲。但隨即就開始了仿製。
當下大明的火器主要就是以所謂的佛朗機銃為主,而且最多的是小口徑佛朗機銃。威力也就那樣,射程更是感人。
戰船需要威力更強大的火炮,陸戰也需要火炮這個戰爭之神來助威。
“火炮,火炮……”
蔣慶之想到了明末時期的大將軍炮,據聞什麼一炮轟去,糜爛十里,威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