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醒了。
但,也變得痴痴傻傻,眼神混沌中帶著矇昧的清澈。
不識人。
也難以流暢清晰的言語。
唇畔時而懸著一串列埠水。
儷貴妃如遭雷擊,渾身不由得顫抖。
她寧願小六死在昨夜的高熱裡,而不是像眼下這般。
惦記幼子的貞隆帝,下意識蹙蹙眉,眼底飛快的掠過一抹嫌棄,嘴上輕飄飄說著“好歹撿回條命。”
“儷貴妃,你好生看顧著,莫要再生出旁的意外。”
“活著,就還有一線希望。”
希望?
他也算是博聞強識涉獵甚廣,就不曾見過高熱痴傻的孩童有奇蹟恢復的。
但,虎毒不食子,活都活了,總不能再弄死。
不過,他很是發愁,史書工筆下,會如何記載這樁事,後人又該如何評判遐想?
是小六為了給他煉製延年益壽的丹藥,被煉丹爐炸斷手指,化膿腐爛,高燒不退,直接燒成了傻子?
還是承贇荒唐,堪比害群之馬,小六蠢笨無知,自作自受?
亦或者是,直接來一句,養不教,父之過,說他德行有失?
更有甚者,怕是會跟牽扯些玄乎其玄的東西。
比如,天譴。
比如,君王無道。
越想,貞隆帝的神情越冷,越覺得床榻上的口水小兒礙眼。
儷貴妃立刻捕捉到了貞隆帝語氣中的冷漠與厭倦,心中猶如壓上了一座千斤重的巨石,同時伴隨著一絲塵埃落定後的無奈嘆息。
貞隆帝的反應,在她的意料之中。
若小六不幸身亡,陛下或許會灑下幾滴哀淚,吟詠幾闋悽婉的詩篇,執筆撰寫一篇悼詞,以寄託哀思和緬懷之情,甚至可能追加封號,不遺餘力地展現其仁愛之父的心懷。
小六若是安然無恙,陛下或許會老懷甚慰,感慨自喜於天命在他,小六得他庇護,方吉人自有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