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空軍從成立到參加戰鬥時間非常的短暫,每次戰鬥都是以勝利告終,此時在世界上也有了赫赫的威名,非洲空軍成為了非洲軍隊中的王牌和名牌。此外非洲人民軍空軍裝備的飛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其中黑鷹轟炸機是世界各個國家都想知道的主要戰機。甚至世界上列強還都在猜疑這股非洲軍隊已經擁有了海軍,當然這也不是憑空猜測,因為數次戰鬥英國海軍軍艦離奇沉沒,這些疑點無不告訴世界非洲是有害菌的,要不然英國軍艦說沉就沉。那些地方英國海軍經常光顧早已經瞭如指掌,所以非洲海軍沒有水面軍艦但是潛艇還是有的,所以非洲軍隊有沒有海軍問題大家都普遍傾向於有,陸軍強大,空軍亦是。海軍焉能沒有。
世界上對於非洲人民軍所感興趣的問題,不是眼下李俊昊和他的軍官們所關心的,眼下他們的問題是怎麼消滅掉盤踞在梅魯山的英國軍隊。以梅魯山為中心一場新的會戰即將拉開序幕。
梅魯山是一座活火山,在乞力馬扎羅山西南70公里。海拔4,567米。火山口東壁被一次巨大的山崩和泥石流破壞。最後一次噴發在1910年,硫質噴氣孔活動延續至今。有火山口湖與冰川遺蹟。重要農業區。海拔1,1001,80米處種植咖啡、香蕉、玉米、豆類等作物。距離阿魯沙城只有三十二公里,位於********北部,阿魯沙市東北,佔地面積137平方公里,是一個具有豐富的棲息地,包括草原、山地森林、希思、純鹼、高寒、沙漠淡水湖泊。
為了迎接非洲人民軍的到來,英國********總督K。彼得斯命令軍隊提前進入山中,將該山分為東西中三段,分別把所部分成三個軍團來把守。由其心腹路易斯督率全軍全部人馬,依著梅魯山山勢構築堅固陣地,把諾大個梅魯山變成一座軍事化要塞。
在此期間總督K。彼得斯從過來視察了一次,他視察後認為憑藉梅魯山所修建的工事絕對可以頂住非洲人民軍的進攻,就算是非洲人民軍突破這裡也得付出慘重的代價。總督K。彼得斯看完後十分高興的稱之為英國軍隊在非洲馬奇諾防線。
當然這個梅魯山所修建的工事也確實給非洲人民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為英國人把自己在********所有的家底子都集中在這裡了。36個旅。各種火炮118門。各種明槍暗堡修築的相當密集。一旦強攻英國軍隊可以以逸待勞給自己軍隊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所以傑里奧拉認為此次在梅魯山所打的戰役絕對是非洲人民軍自建立以來所打的戰役中傷亡最大的。這讓傑里奧拉異常惱火。
當然這也是傑里奧拉自晉升為大將以來,所面臨的最大的一次危機和挑戰。容不得傑里奧拉半點馬虎。
傑里奧拉作為李俊昊的鐵桿心腹。自從軍以來一直追隨李俊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所以傑里奧拉為人心氣十分高傲,做事異常謹慎容不得自己有一點瑕疵。同時在治軍還是後來的治家都是異常苛刻。所以此次戰鬥前傑里奧拉與總督K。彼得斯數次交手都已平手告終。但是這對於傑里奧拉來說那就是奇恥大辱。所以傑里奧拉決定絕對要讓對手好看洗刷自己的恥辱。所以之前英國軍隊準備夜襲自己被識破後不要戰俘的原因了。
當然K。彼得斯也是如此之人,在一次次失敗後他的脾氣變得也是十分暴躁,一個月的時間裡處決了僕從軍旅長以下軍官不下20餘人。現在他認為非洲人民軍已經控制了********55%國土面積,軍隊已經揹負上了很重的包袱。大量的軍隊被各個城市房屋問題所累贅著,眼下非洲人民軍看似二十多萬軍隊,除去戰死的和受傷的以及被派駐各地軍隊後老兵人數已不足40%了。剩餘的軍隊都是新兵蛋子罷了。只要自己在此次戰鬥取得勝利,那時自己不但能保住自己的位子,英國軍隊還能實施區域性反擊了。
就這樣K。彼得斯抱著這種心法開始大規模聚集起軍隊季節到了這裡,所以也就有了非洲人民軍一路北上沒有遇到抵抗的原因所在了。
不過他的想法和推斷是十分的正確,但是他面對的對手是一個擁有BUG和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然而非洲人民軍20萬軍隊戰鬥力一直就沒有減弱反而一步步加強。二來由於非洲空軍對他集結軍隊和運送物資是進行了大規模的空中破壞。現在英國陸軍已經沒有了空中優勢,非洲空軍在華北的天空自由翱翔。出去巡邏或者運送補給的大股英國軍隊伍和車輛也經常遭遇空中襲擊,雖然自己手下所有的英軍地面部隊就加強了防空武器的配置,但是對於那些堅固的飛來飛去的非洲空軍攻擊機,成效依然不怎麼顯著。
隨後在這樣的情況下,K。彼得斯被迫放棄了和非洲人民軍進行一城一地的爭奪戰,大規模收縮兵力進行重點防禦,但是依舊是失敗。所以隨後K。彼得斯就乾脆大規模後撤軍隊在梅魯山修建工時。經過半個月的修建,梅魯山防禦陣地便搭建起來了。當然這都是強迫非洲黑人修建的。為此非洲黑人傷亡了數百人。在梅魯山工事修建完成後K。彼得斯的心情也好得多了。
於是,這場關乎著雙方生死的大會戰很快的被催熟,傑里奧拉有緊急從尼布朗手裡抽調非洲人民軍東線軍隊的主力的第11師,第19師、坦克第5師,重炮第4師與原本就駐紮在中條山地區防禦的第3軍、第5軍、第6軍、第7軍,共計16個師兵力共25萬餘人氣勢洶洶地往梅魯山腹地進發去了。在梅魯山地區,則駐守著英國軍隊村存下來的36個不滿編旅,番號卻多的嚇人11萬餘人。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