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相對,稚嫩的聲音響起。
“爹,娘?”
紅日升起,大雨停下。
老婆婆拄著柺棍繼續去村口等待外出經商的兒子,這已經是第六年了,她的身體每況愈下,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活著見兒子一面。
路過的人勸她別等了,有人說她兒子死了,有人說她兒子經商發了財,已經娶了嬌妻美妾,不會再回來了。
她一概不聞,依然固執地等待著。
直到月亮升起,她顫顫巍巍地起身,準備回家。
腳步聲突然響起。
她身子一頓,渾濁的老眼中滿是淚水。
這個聲音……她絕不會聽錯!
……
李道玄透過天眼看到了這一幕幕,心中不禁動容。
三樂大師以金身鎮苦海,承受著無盡痛苦與折磨,也消解著人間的種種苦難。
生老病死,愛恨別離。
縱然是彌勒金身的法力,也擋不住這樣巨大的消耗,三樂的金身很快黯淡下來,佛光消弭,幾乎快被腐蝕殆盡。
熔金身、削佛骨、廢神通、散修為……
苦海之水依舊洶湧彭拜,以三樂一人之力,所消解的苦難只是杯水車薪,但他卻平和從容,甚至有著一絲髮自內心的欣喜。
李道玄忍不住問道:“三樂大師,值嗎?”
三樂淡淡一笑。
他眺望著依舊浩瀚的苦海,道:“李小友,別看這苦海之水無窮無盡,其實也有一個定量,貧僧多承受一些,眾生便能少承受一些。”
頓了頓,他一字一句道:“我想,這才是佛祖在菩提樹下苦修之初衷吧。”
李道玄不由升起敬佩之情,當今的佛門弟子,許多人執著於給佛祖鑲金身,給寺廟賺香火錢,甚至廣開商會,富甲一方,縱情享樂。
卻忘了佛門普度眾生之真意,也忘了佛祖曾放棄一國之富,日食一麻一麥,身形消瘦,受盡大苦的修行。
佛門弟子受諸般戒律,苦修於世,不僅是為了打磨心境,也是為了讓自身多受一些苦,好讓眾生少受一些苦。
以慈悲之心,修人間大愛。
李道玄在三樂大師身上看到了一顆晶瑩剔透的佛心,只可惜,像三樂大師這樣的高僧,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