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緩緩飄起,李道玄提筆揮毫,寫下了一首記憶中的詩篇。
字跡如鐵鉤銀畫,縱橫之間,好似金戈鐵馬,有沙場之聲。
李世民輕聲讀著那首詩,眸光激盪,熱血上湧,連叫了三聲好!
他小心吹乾墨跡,像寶貝一樣藏好詔書,笑道:“明日,此詔便會傳遍天下,而我大唐,也會迎來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
“是龍是蛇,就看這一戰了。”
他沒有再說話,而是對著李道玄深深鞠了一躬。
李道玄也對著他作揖行禮。
兩人的關係十分特別,既有君臣之義,又有朋友之情,甚至後者要遠遠大於前者。
在李世民的心中,深深地感激著李道玄。
他雖是皇帝,能給的卻無非是王權富貴,這些對太沖而言,並不是多麼重要。
但太沖給他的,卻是家國天下,盛世大唐。
得此良師益友,實為大幸。
……
次日。
一紙詔書宣告天下,掀起了一場無形的風暴。
長安城,許多人擠在告欄旁,爭先恐後地伸長脖子,想看一眼詔書。
前面的人看得激動不已,熱淚盈眶。
“宣戰了,陛下……對突厥宣戰了!!!”
“原來前段時間,登州的蝗災還有瘟疫,全都是突厥搞的,那幫畜生,真是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真的要打仗了?我聽說突厥的騎兵天下無敵,咱們能打贏嗎?”
“呵呵,我大唐亦有玄甲鐵騎,何懼之有?”
“就是,更何況我們還有國師呢!”
……
人們議論紛紛,氣氛熱火朝天。
後面的人聽得心急,喊著讓前面的人誦讀一下陛下的詔書。
“別急,我來讀一下給大家聽。”
一個白衣書生清了清嗓子,開始高聲誦讀,激情澎湃。
“自我大唐開國以來,夷狄八渡陰山,屢屢犯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我大唐邊民,有婦而無夫,有子而無母,其罪昭昭,罄南山之竹而無窮,決東海之波亦難盡……”
聽到這話,百姓們紛紛點頭,露出憤恨之色。
他們雖然生在長安,但對這種事情也沒少聽聞,而且當年渭水之盟時,長安城許多人的家底都被突厥人給搬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