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樂大師敞開心扉,席地而坐,神情平靜地給眾人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曲折且離奇的故事。
在三百多年前的晉朝時期,天象驟然大變,曾出現過長達七日的永夜,日月星辰皆隱而不現,蒼穹飄下血雨,各地道觀佛寺中所供奉的神像紛紛生出裂痕。
自那時起,神佛便不再回應凡人的祈禱,那些曾有過記載,飛昇天庭的人間修士,對自己的後世子孫也沒有了回應。
甚至包括當時剛飛昇不久的天師許遜。
漫天神佛,彷彿突然失蹤了一般。
因為神佛消失,地府的秩序也隨之崩塌,無數厲鬼逃到了人間,致使天下大亂,才出現了臭名昭著的五胡亂華。
後來人間的秩序慢慢恢復,但神佛卻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再沒有了一絲回應。
不過世人不知道的是,還有極少數的個別神佛,給自己在人間修建了陵墓,葬下了真身,只是魂靈已消失不見。
其中一個古佛的遺體就被葬在萬丈海底,名為彌勒。
彌勒身為三世佛中的未來佛,地位尊崇,相當於佛祖的接班人,他的金身遺體處萬丈海底而不朽,經歲月磨洗而不衰,竟漸漸誕生了一個新生的意志。
或者說,是遺體自動修行成精,誕生了生命。
這聽起來十分荒謬,但花鳥蟲魚、山石草木皆能成精,彌勒佛的金身更是天下罕見的至寶,久而久之,誕生出意識也並不奇怪。
新生的彌勒渾渾噩噩,對世間的一切都懵懵懂懂,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他遇到了一個引路人,一個導師般的人。
那人名為摩羅,自稱是天地之新佛,並創立摩羅教,任彌勒為副教主。
他為彌勒取了一個新名字,叫三戒,一戒眾生之恨,二戒眾生之貪,三戒眾生之苦。
摩羅教導三戒修行,並傳授自己對佛法的理解。
他認為,眾生之苦海,皆由貪嗔怨恨所致,而這些無法靠他們自己根除,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成為天下所有人信仰的唯一真佛,將那些信仰不純粹的人全部剝離出去,就好像農人篩選出不適宜種植的谷種。
到了那時,在虔誠的信仰下,他的話便會被世人奉為金科玉律,他說要慈悲,世間便不會再有戰爭,他說要行善,世間便不會再有惡舉。
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大乘佛法中“眾生皆佛”的無上臻境,做到連昔日佛祖都沒能做成的壯舉。
當時還是一張白紙的三戒,很快就接受了摩羅的教導,擔任副教主之職,但他畢竟是從彌勒金身中誕生的生命,本性純善,赤子之心,在親自閱讀了大量佛經後,總覺得摩羅的理念有些問題。
於是他暫別摩羅,選擇孤身一人遊歷天下,想親自看一看這個人間。
這一路上的見聞,讓三戒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和痛苦之中。
一方面,他發現這個世間確實像摩羅所說的那樣,充斥著怨恨、殺戮、暴戾、荒淫等無數醜惡,天生的悲憫之心讓他多次出手,想度化那些惡人,讓他們放下屠刀。
但結果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惡人們總是冥頑不靈,回不了頭,也放不下刀。
似乎這一切真如摩羅所說,靠他們自己永遠都無法成“佛”,想要普度眾生,就要有一位讓所有人都虔誠跪拜的真佛。
但另一方面,三戒發現,這世間也有著許多令人感動和欽佩的美好。
有赤腳醫生揹著竹簍,冒著生命危險去爬山採藥,救治窮苦百姓。
有自己都吃不飽肚子,卻肯把一塊餅掰成兩半送給乞丐的少女。
有為了保家衛國而毅然從軍的少年,他才十二歲,被沉重的盔甲幾乎壓得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