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用神念封鎖周邊,發現她魂魄離體的瞬間,動用法力,利用悟道蒲團將其魂魄定住,拉入夢境之中。
夢者,魄妖也。
新死之人,魂魄極為脆弱,蘇塵可以藉助夢境,將關於這最後一段的記憶畫面,徹底抹去。
這樣,即便是女帝的魂魄進入冥冥之中的陰司輪迴,也不會記得關於自己容顏不變的事。
隨即,蘇塵散去法力,口中默誦往生經文,也算是為女帝做最後的送別。
做完這些之後,這才起身離去。
隱伏在暗處的十二影衛目送其離去,並未敢阻攔。
……
鳳儀十七年,深秋。
顯祖孝莊皇帝駕崩,享年五十,天下同悲慼,朝野震動,萬民哀悼。
這些年來,女帝勵精圖治,強國富民,雖是女流之身,但無數百姓因其受惠,無數平民學子因此得以一展抱負,因而在民間威望極高。
女帝駕崩之日,帝都內外一片茫茫素白,京中子民不需官府嚴令,自發為女帝披麻戴孝,家家掛白,戶戶哀聲。
嚴冬未至,帝都已是大雪覆蓋。
同月。
作為皇族嫡系唯一血脈的錦皇子,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之下,順利稱帝。
改年元光。
在蘇塵的關注之下,這一次皇權更迭,比想象之中更加順利,幾乎沒有任何爭議和波瀾。
這是因為,錦皇子是如今唯一的正統,也早有監國經驗,之前處理行刺世子的事,展現出了極強的決斷能力,已經贏得了文武百官的認可。
另外,更是因為南方大軍對峙,楚國如今時局危亡,朝廷內部更不能引發任何動盪,女帝駕崩,必須新君立刻繼位,才能穩住前線軍心。
錦帝顯然也很清楚現在的情況。
所以在登基之後,只能暫緩為先帝發喪,第一時間以新君的名義,下旨犒賞前線三軍,併發出佈告,安撫南寧王和南方諸多軍鎮,且不管這個安撫有沒有效,至少仁君姿態要擺出來。
很快。
女帝駕崩的訊息,傳到了前線。
大軍震動,軍心不穩。
南方大軍則是蠢蠢欲動,不少人趁機向南寧王進言,趁此時機,揮軍北上,奪取大位。
好在,錦帝的犒賞安撫聖旨也在第一時間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