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長史,你看出當中玄機?”崔羽一臉驚訝地說。
先是打幾根大木樁,木樁事前開了線槽,接著又用木板連上,這是要幹什麼,用木樁做橋墩,用木板圍著,讓人看不到裡面是空的?
崔羽越看越糊塗,可鄭鵬在指揮工作,也找不到人問,聽到諸葛智的話,馬上追問道。
話音一落,不少人把目光落在諸葛智身上,站得近的人,不是豎起耳朵就是慢慢靠攏過來,都想聽聽諸葛智的分析。
諸葛智不好駁崔羽的面子,有心賣弄地說:“鄭將軍的做法很簡單,也很聰明,大夥只要聽某說個故事,很快就明白了。”
乾咳二聲,諸葛智繼續說:“大約五年前,某到太原附近一個村子看望一位朋友,沒想到天降大雨,洪水沖垮了河堤,朋友的村子被淹,村裡大部分的房子被淹了近五尺高,眼看洪水還要漲,住在靠河邊的朋友有條船,於是駕船救人。”
“全村都被淹了,洪水把傢俱、衣物什麼的衝得七亂八散,而某驚訝的發現,全村只有一座宅子沒被淹,沒被淹的那處房子,外面的水都有五尺多高,可屋內一點水也沒有,原因很簡單,除了這處宅子有一堵結實的牆擋住,門口也作了特別的設計。”
“門口的牆的兩邊設有卡槽,可以往卡槽塞木板,裡一層外一層,兩層板的中間空著,就在空著的位置用土填上,壓實,形成一面不滲水的牆,這樣洪水進不去,家面也就不受災了。”
說了這麼多,諸葛智稍稍喘了一下氣息,很快繼續說道:“崔老,你看,鄭將軍八口樁的位置,看看那些從木樁線槽壓下去的木板,很明顯,他是要圍一個大點的方形,一個小的方形,當他用木板圍死,大小方形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簡單來說像一個[回]字,大口和小口之間的空隙填上土,好像夯城牆一樣夯,就可以不讓水進來,到時再用桶把裡面的水勺出來,如此一來,就可以河道里修橋墩了。”
原來是這樣,崔羽頓時恍然大悟,不過他很快疑惑地說:“就是周圍的水擋住,可挖下去,也會滲水的啊。”
諸葛智解釋道:“只要滲得沒清得快,就能施工,相當於挖一口水比較多井,就是滲水,也能挖得更深,人多好辦事,相信鄭將軍對這些意料之內的問題,早就有了對策,當然,這些只是某的一些猜測,到底是還是不是,還有待細看。”
崔羽一臉佩服地說:“諸葛長史果然見多識廣,小老佩服。”
木匠的效率很高,同時給兩個方形加板,這時諸葛智所說的那個能填土的空間已出現。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太妙了,就是崔羽也現嘖嘖稱奇。
諸葛智又是舉例又是解釋,通俗易懂,不光崔羽,就是很多旁邊的百姓也連連點頭,大叫精采。
鄭鵬沒有令諸葛失望,差不多是按他的思路走,先讓人用木板透過插槽的方式先把八個木樁圍起來,圍成一大一小兩個方形,兩個方形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
別看只是把木板往線槽上壓下去,由於要防水,要壓得很密實,板與板的凹凸槽也要完全契合,幾十人弄了半天功夫才完成。
完成後,鄭鵬沒有休息,而是馬不停蹄讓人往兩個方形的中間填土。
土不是普通的黃土,而是加入糯米汁精心攪拌過的膠泥,這種泥有粘性,不易散開,也容易凝固,隨著膠泥不斷填充,兩層木板之間形成的封閉空間不斷往外溢水,剛開始時裡面全是水,隨著膠泥越來越多,水越來越少,大約半個時辰後,封閉空間已經全是膠泥。
這時泥瓦匠出手,不斷往裡面添土、倒糯米汁,好像夯牆一樣不停夯實,與此同時,一隻只大木桶扔圍起來的那個小池裡,開始清理裡面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