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完美時代筆趣閣無彈窗>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抓住互惠互利的機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抓住互惠互利的機會 (1 / 3)

查爾斯掛了威廉的電話,便立刻開始著手分別與英國排名前十的高校取得聯絡。

作為在英國活躍了很多年的老王子,查爾斯在國內的人脈非常強大,英國幾所頂尖綜合大學的負責人都與他有交情。

有意思的是,英國畢竟是一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雖然王室已經不再執掌政治權利,但他們依舊執掌榮譽權利,對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來說,最大的榮譽就是王室賦予的,所以他們與王室的關係非常密切,也非常給王室面子。

查爾斯一個一個的溝通,每一個話術都是一樣的,先與對方相互問好,然後再詢問對方是否有興趣與牧野科技展開合作。

一般情況下,當查爾斯聊及牧野科技的時候,對方都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這其中不光是因為要賣查爾斯一個面子,也是因為牧野科技確實在全球範圍內太過知名。

確認對方有興趣之後,查爾斯便會進一步說出合作的具體細節:

牧野科技的訴求,是希望這些學院能夠每年向華夏提供一定的交換生名額,這些名額要儘可能的多,而且要儘可能覆蓋更多的學科;

而牧野科技給予的回報,是為這些學校提供一定數量的直聘崗位,比如劍橋,如果李牧每年給劍橋20個直聘崗位,那麼每年就一定會從劍橋招聘20人。

查爾斯第一個聯絡的就是劍橋大學的校長亞歷克·布羅厄斯。

亞歷克·布羅厄斯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他是澳大利亞人,在劍橋求學,讀電子工程學,然後加入了IBM,在IBM服務了將近二十年之後,以IBM首席科學家的身份返回劍橋成立實驗室,並在1996年擔任劍橋校長。

亞歷克·布羅厄斯在社會企業中的職業生涯,幾乎全部奉獻給了IBM,而IBM本身又是全球知名的商業計算機硬體以及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所以他對網際網路非常瞭解也非常重視。

不過,這年頭的英國,本身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網際網路創業氛圍,英國雖然有幾家老牌的高薪技術企業,但是這些企業一般圍繞晶片為主的硬體,對產品為主的網際網路行業並不是那麼的瞭解。

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一個尷尬的境地:英國幾乎沒有能拿出手的、真正的網際網路企業。

亞歷克·布羅厄斯本人對英國的網際網路發展是非常焦慮的,他甚至覺得,劍橋有必要替英國提升整個國家在網際網路方面的實力與水平,所以他一直在推動劍橋周邊建立“矽沼澤”園區,吸引跨國網際網路公司,以及本土網際網路公司進駐。

不過,亞歷克·布羅厄斯雖然有這個心,但是卻沒有盤活整個大盤的能力。

不僅英國網際網路企業沒什麼發展,而且劍橋的學生對網際網路好像也都不是非常熱情,他們對未來的就業規劃一般都在歐洲,而歐洲本身就不是一個擁有網際網路根基的土壤。

差不多有一半劍橋的學生,會選擇在畢業後留在歐洲發展,少部分則選擇返回祖國,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才會決定前往北美髮展,而且,由於劍橋一貫的發展情況,前往北美的學生幾乎全都去了華爾街,極少有人會選擇去矽谷。

不選矽谷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對矽谷不感興趣,而是他們覺得,自己想進矽谷的難度,要比進華爾街大得多。

別看這些劍橋、牛津以及帝國理工這些大學牛氣得很,但是在這個年頭,因為身處歐洲、遠離網際網路行業的中心,所以這些大學的學生,真正能夠進入網際網路核心圈的機會很少,更別提牧野科技這樣的頂尖企業。

如果牧野科技不給他們直聘崗位,那很可能一年到頭一個劍橋的也不會招。

原因倒不是因為劍橋哪裡不好,而是因為,矽谷的公司,更傾向於招聘本土員工,以及經驗豐富、吃苦耐勞的華夏、印度員工,對養尊處優的歐洲大學生來說,他們天生就有些排斥。

更何況就算是斯坦福、麻省理工學院這樣接近網際網路聖地的美國高校,其學生想進牧野科技也沒那麼容易,更何況歐洲這些遠離網際網路戰場的學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