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不是第一個連同線上與線下的公司。
但是,把線上到線下用不超過半小時的時效性來高效連線,餓了麼是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第一個。
而且,這種商業模式,極大的方便了都市圈裡的白領以及普通百姓。
不想出門吃飯,只需要登入餓了麼,就可以足不出戶的瀏覽附近幾乎所有的餐廳,瀏覽他們提供的電子選單,然後線上下單。
人不需要出門,只要動動手指,坐在家裡或者公司裡等著送餐就可以了。
它的上線,讓全社會對網際網路的關注度一下子提升了一個檔次,這是因為,民眾第一次能透過一款網際網路產品,感覺到網路離自己的生活,竟然可以這麼近。
央視對餓了麼這種新模式進行了一個長達數分鐘的專題報道。
這則報道中,央視派出三組記者進行專訪。
一組記者負責跟蹤一位在中關村辦公的白領;
另外一組記者負責跟隨給這位白領配送的餓了麼騎手;
第三組記者則前往中關村一家賣蓋澆飯的快餐店;
三組記者分別跟蹤使用者、騎手、商家,切實體驗了一把餓了麼服務的全流程。
第一組記者首先選擇了中關村一家軟體公司一位名叫王小龍的架構師,先對他進行了一個簡單採訪。
記者先詢問了王小龍的姓名以及職業,然後詢問了他對餓了麼的看法。
王小龍對餓了麼評價非常高,說這才是網際網路第一次真正觸及到普通人的現實生活,民以食為天,對普通人來說,沒什麼比吃飯更重要的事情了。
王小龍是餓了麼的第一批使用者,而且從昨天開始到今天,他已經用餓了麼點了三頓飯,分別是昨天的午飯、晚飯以及今天的早飯。
他向記者介紹道:“有了餓了麼,我就可以在電腦前,瀏覽周圍五公里內上百家餐廳的電子選單,這比我自己去找吃的要輕鬆得多,我們每天中午的午休只有一個小時,時間只夠我們到樓下排隊吃個快餐,然後就趕緊上來,所以不瞞你說,我來這家公司一年多了,超過一公里之外的飯店我幾乎就沒吃過。”
說著,他又道:“不過現在就很方便了,我們十二點開始午休,我可以在十一點四十左右就點餐,然後十二點左右就能送到。”
“雖然餓了麼承諾半小時送餐,但是我用了三次,每次都在二十分鐘以內,時效性還是非常好的。”
記者問他:“那二十分鐘餐送到你手裡,有沒有變涼、灑漏或者變質?”
“當然不會。”王小龍認真的說:“餐到我手裡甚至還有點燙手,我諮詢了一下騎手,原來他們的送餐盒有電加熱的功能,可以保證餐點在其中的溫度,而且包裝也是完好的,非常方便。”
記者又問:“那在價格上呢?點餐會不會額外增加你的吃飯成本?”
王小龍搖了搖頭,道:“首先現階段餓了麼是免派送費的,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點餐和去飯店吃同樣的東西,價格也是一樣,不過餓了麼還有滿減紅包,同時還有支付優惠,所以會比自己下樓去買更便宜。”
“比如昨天中午,我點了一份土豆燒牛肉蓋飯,這份蓋飯平時的價格是十塊錢,用了一張滿10元減2元的優惠券,支付的時候隨即見面了8毛錢,一共才花了七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