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ter在西方網際網路世界越火,李牧在Titter上的粉絲也就越多。
李牧在Titter上的名字叫“李牧Limu”,並且有認證標識,認證資訊上寫的是:牧野科技創始人。
即便是不懂中文的使用者,也可以很輕鬆的利用“Limu”來搜到李牧的Titter主頁。
由於Titter的玩法對使用者來說太先進,所以使用者對李牧的崇拜之情幾乎是跟他們對Titter的喜愛一起伴生的。
李牧並沒有讓使用者強制或者預設關注自己,但他的粉絲增長速度依舊極快。
李牧的第一條Titter是他和威廉王子的合影,但是,年輕的威廉王子此時在英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知名度並不高,絕大多數網友先看照片都在納悶,這個和李牧合影的男人究竟是誰?
這時候,再看李牧發的推文內容:“大家好,這是我的第一條Titter,此刻我在英格蘭,與威廉一起。”
英格蘭的威廉?絕大多數人依舊猜不出,這個人就是英格蘭的王子。
不過,在李牧正文的最後,有一個特殊的字元@,後面綴著一串英文名:illiam·Louis。
&n·Louis這一串字元的意思,如果說李牧說的威廉,就是這個illiam·Louis,那麼我為什麼還要再加上一個@呢?
而且,這串字元明顯帶著超鏈才有的藍色,這讓許多老網民,都不由自主的將滑鼠的游標移到這一串字元上,隨後輕輕一點……
瀏覽器立刻彈出一個新的頁面,而這個頁面就是這個illiam·Louis的個人Titter主頁。
這裡,有他的認證資訊:英格蘭王室成員illiam·Louis……
這下,許多人才明白過來,這個人竟然是英格蘭的王子。
不過,王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剛才是怎麼過來的?
李牧在自己的推文里加了一段神奇的字元,這段字元是@illiam·Louis,illiam·Louis是威廉王子的Titter名稱,那麼是否意味著,@是賦予對方名稱超鏈功能的關鍵?
Titter、微博的靈魂玩法之一“@”,其實是被李牧隱藏的一顆彩蛋。
這一顆彩蛋並沒有寫進Titter的新手指南里,原因是李牧不想讓使用者一上來就接觸太多各種各樣的功能,這樣反而會將Titter最核心的全球玩法遮擋。
與其把它放進指南,還不如把它放在一個隱藏關卡里,讓使用者自己去發掘,因為,能發掘到它的使用者,基本上都已經對Titter有了基本的熟悉,也是時候讓他們開始進階了。
當使用者一開始發現@功能的時候,他們本能的認為這只是一個超鏈符號,但是,當他們開始互相嘗試使用的時候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個超鏈符號那麼簡單,它代表的,是一種呼喚,一個Titter使用者,對另一個Titter使用者精準的呼喚。
這個功能,開始讓Titter的推文變得更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