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影片> 第36章 莊子人間世白話文(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章 莊子人間世白話文(二) (1 / 2)

葉公子高將要作為楚國使者出使齊國,臨行前他向孔子請教:“楚王派我出使齊國,這次的出使很重要。天』籟『』.⒉可是?我聽說齊國接待外國使者總有他們的一套:表面上恭敬而實際上很怠慢。我很擔憂,我能不能完成使命。一般平常人我們都不容易說服他們,何況我面對的是諸侯君王呢?所以!我越想越覺得害怕。

老師您經常教導我說:‘無論什麼事,無論事情的大小,很少有不透過語言的溝通來解決的。事情如果沒有解決,必然會受到指責或者是懲罰;事情如果解決了,必然會因為高興和之前的焦急而生出精神上的病來。總之!無論事情解決了還是沒有解決,都會讓人不討好。怎麼做才不至於這樣呢?您說只有道德高尚的人去做,才不至於這樣,不會有什麼病患。’

我每天吃的是粗糧,給我做飯的人也不會做花樣,簡簡單單。我今天早上接受國君的詔命後一直都在喝冷水,一直喝到晚上。恐怕是因為我內心焦慮、著急上火的原因吧?

我?我這事情還沒有去做,就變成這樣了,就有了憂喜之情,我這樣下去是要生病的啊?我?如果事情辦不好,沒有完成任務,我一定會受到國君的指責或者是懲罰。總之!無論完成任務還是不能完成任務,我這個做臣子的都必須去做。可我?我不能接受最後的結果啊?我這是要生病的啊?老師?您有什麼可以教我的嗎?救救我吧!”

孔子回答道:“天下有兩件無法迴避的事:一是命!二是義!做兒女的孝敬父母長輩,這就是命!這是我們做人所無法迴避的責任。要問為什麼要這麼做?要孝敬父母長輩?我們卻無法解釋清楚,但是!我們的內心就是覺得我們應該這樣做。這就是命!

做臣子的侍奉國君,聽從於國君,這就是義!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是這樣。上有國君,下有臣子,再下有子民。所以說: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這就是義。

所以!孝敬父母長輩的人,無論在什麼地環境下都能使父母長輩感到安適,這就是最好地孝敬。侍奉國君,聽從於國君的人,無論辦什麼事都能讓國君放心、滿意,這就是最好地侍奉、忠心。

追求問心無愧的人,無論遇上悲哀和歡樂的事,都不會影響到他的情緒。知道遇上的是無可奈何的事,他們都能接受現實,坦然處之。這是一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

作為臣子、作為人子,都會遇到不得已的事情。當我們面對的時候,我們要忘掉自己,盡心盡力地做,儘量做好。這樣!我們哪裡還有時間去想個人的問題呢?人生再美好,我們也將無暇顧及。死亡再可怕,我們也無心去想。你按照我說的這些去做,就可以了。

我還是把我所知道的道理再告訴你一次:凡是與鄰近的國家交往,一定要相互誠信。誠信不是口頭上的承諾,而是實際行動和表現。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地誠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親近起來,和平相處。

凡是與較遠的國家交往,一定要先傳遞真誠相交的資訊過去,也就是言語上的示好。然後!再用實際行動去表現。光有言語上的示好是不夠的,一定要有實際行為。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是要靠語言來傳遞的,傳遞兩國之間的真實意願,是天下最難的事。國君的喜怒哀樂之情是外在的東東,而他們的真實意圖卻需要傳遞者去判斷。傳遞者判斷失誤,就會造成誤解。

而按照原本的情形去傳遞,也是不妥的,也不能表達雙方真實的意圖。比如說!在傳達喜悅的言辭的時候,必定會無法描述說者當時的心情,為什麼會表現出喜悅之情,會說出這樣地話呢?傳送憤怒的言辭的時候,也一樣無法描述說者當時的心情,為什麼會表現出憤怒之情,會說出這樣地話?

總之!只能語言和表情等外在的東東,卻無法傳達一個人內心真實地意圖。

所以!一旦傳遞錯了資訊,就會引兩國君王之間彼此的誤解。也許?因此而引了兩國之間的戰爭,或者是其他什麼地事端。

最後!也許就怪罪到你這個傳話的人身上來了,說是你故意而為。最後!遭殃的必然是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