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宮,乾天殿。
小皇帝李裄可憐兮兮地坐在龍椅上,在他的旁邊,放著另外的一張椅子,坐著的是大長公主。
滿朝文武肅立在殿下,全都低眉垂首。
到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明白,這大唐,真正當家做主的不再是皇帝,而是大長公主。
不是沒有人出來主持正義,但跳出來的人,無一例外,都被大長公主鎮壓了。
素來骨頭最硬的都察院,經過大長公主的連番處置,已經是少了很多人。如今還留在都察院的也都是小貓三兩隻,都是些官場的老油條,他們只想留在朝廷養老,至於誰掌權,他們可沒有心情去管。
再說了,大長公主不是沒篡位麼?
小皇帝還小,不能明斷是非。先帝在位時,就是最為信賴大長公主,足見大長公主的忠心耿耿。
至於那些始終對大長公主挑刺的人,說不定就是在沽名釣譽。
“諸位,定國公屢次抗旨不遵,本宮的意思是將其奪爵拿辦,諸位以為如何?”
大長公主很滿意現在朝堂的情況,雖然少了那些所謂的仗義執言的御史,但朝堂上的事情,有些時候,並不一定需要這些人存在。
要了解朝堂外的事情,她有自己的途徑,風聞奏事的御史,實在是沒有被大長公主看在眼裡。
相反,少了這些專門挑刺的人,朝堂上的氣氛融洽了很多。
“臣以為,定國公如此目無朝廷,應該嚴懲!”
“不單單是定國公本人,臣以為,定國公之所以敢如此囂張,無視朝廷旨意,還是因為其子孫的存在!”
“臣以為,應該將武成侯徐懷義、勇武伯徐元晞,一併奪爵!”
朝堂上,隸屬於大長公主一系的官員在大長公主表態後,立刻跳出來,抓著定國公徐碩的事情,開始搞連坐。
畢竟,這本就是大長公主的謀劃。
父子關係在這裡擺著,徐老爺子被徐碩牽連,這看似不公不合理,但其實,在這個君權至上的時代,很合理。
“臣附議!”
“臣附議!”
隨著大長公主的狗腿子一表態,立刻有很多人蹦出來附和。
事實上,朝堂上所有人都明白,如今的朝堂,就是大長公主的一言堂。但是呢,大長公主卻又喜歡弄些表面文章。
像今天的事情,非要弄得好像這是群臣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