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南,劍南府,府城錦都。
作為大唐西南最偏的一府,這裡的經濟文化都很落後。諸多的山民部落不服教化,時常會爆發衝突,偶爾還會下山闖入村正劫掠。
面對野蠻的山民,即便是劍南府的官府,也是莫可奈何。
朝廷雖然在劍南府駐紮有鎮軍,但鎮軍也要吃飯,也要活命。
面對熟悉山林的山民部落,除非是大軍壓境,否則,小規模的鎮軍去剿滅為亂的山民,純粹是在送死。
山民悍勇,對於朝廷的法紀,一向是視若無睹。
若是惹惱了這些山民,他們甚至敢衝進錦都城內,將劍南府的知府吊死在知府衙門的大堂。
這不是在威嚇誰,而是事實就是如此。
大唐立國百年多,劍南府的知府,已經有十多人被吊死在大堂上。久而久之,誰若是領了劍南府的知府,那都是要先讓家裡人給備好棺材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後來的劍南府知府,都是習慣了當縮頭烏龜。只要沒有威脅到他的性命,隨便山民怎麼鬧騰,除非是山民部落起兵造反,否則,劍南府的知府,那都是能忍則忍。
如此的社會環境,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劍南府雖然是大唐屬地,但劍南府的百姓對於大唐的朝廷,並沒有多少的歸屬感。
劫運道的道主來到劍南府,也是偶然間靈光一現,意識到了自己完全可以將劍南府變成他們劫運道的地盤,在這裡實現他建立人間道國的宏偉目標。
為了收攏民心,劫運道的人暗中調集了大量的米糧運入劍南府。
受山民侵擾所害,明明有著良好的耕作環境,劍南府百姓的日子過的是苦不堪言。
劫運道所為,順理成章地收攏了民心。
接下來,只要收服了那些不服造化的山民部落,劫運道在劍南府立國,便再無任何的阻礙。
山民野蠻,不服教化,想要讓山民部落臣服,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打到他們服。
這一點,對劫運道來講,還真的不是什麼難事。
劫運道明面上的力量雖然幾乎被朝廷摧毀殆盡,但是劫運道暗地裡的力量才是劫運道的根本,其中,不乏悍不畏死的死士。
一支支由死士組成的軍隊,深入一座座山林,踏平一座座山民部落。
劫運道主是個真正的狠角色。
他的眼裡,眾生都是螻蟻,沒有不可犧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