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疑為什麼空心簪子比實心簪子要貴!
因為能用得起金簪的人,除了少數是打腫臉充胖子,大部分的人看中的只是簪子的首飾價值,而不是它作為金子本身的價值。
這空心簪子,用後世的價值觀來評價,這玩意兒就是頂尖奢侈品。
至於為什麼不戴實心的金簪?
腦袋上頂著那麼重的一根實心金簪,就問一句,你累不累吧?
“買根木簪吧!”
徐老太太掌握家裡的財政,知道家裡其實不差錢。尤其是上次晏景過來宣旨,除了那些個冊封之外,依舊是有一千兩的賞銀。
這一千兩銀子在手,才是徐老太太和徐老爺子能毫不猶豫地舍了馬車生意的根本原因。
他們兩口子當初逃難來到靈水村,是受了村裡人的恩惠的。
兩口都是實誠人,講究的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所以,村裡要去參加龍舟賽,他們沒有任何的推拒。
但若是村裡人自己都不想贏,那麼,這份恩情也就到了盡頭。
之前在河邊,徐老爺子把話說的明明白白。
“好吧!”
徐老爺子也沒堅持。
很快付了銀子,取了簪子離開。
徐老爺子趕著車,又帶著徐老太太去買了些糕點,這才駕車往縣學而去。
如今徐老二回家依舊是搭乘的馬車,是徐老二的老丈人李進丁家趕的那輛馬車,每趟兩文錢。原本李進丁是不想收錢的,卻被徐老爺子給堅決地拒絕了。
親兄弟尚且明算賬。
若徐老三隻是偶爾坐一兩次,不收錢沒啥。可徐老三是天天坐車,這就不能不算錢了。畢竟,這馬車是李進丁家租老徐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