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心裡面這麼想著。同時在與他的父親奧托公爵的通訊中,告訴了公爵調整一下自己的說辭,以及做派。
他希望奧托公爵做出一個單純的戰士,或者軍人的樣子出來。讓那些貴族們認為奧托公爵很好愚弄,並且很好利用。而在對內,對外的交涉中,奧托公爵則以自身能力不足為理由,推辭了不少的“風光”。
就是這樣,馬佐維亞大公國,乃至是整個哥特帝國境內的貴族們,都為奧托公爵的謙遜叫好。在這種情況下,另一份與這場戰爭相關的重要檔案中,奧托公爵便成了一個普通的簽約者,而並非是發起人。
那就是與四個斯拉維人王國之間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
之前說過,斯拉維人與哥特人之間仇深似海,雙方矛盾並不比與塔爾塔里亞的矛盾小。互相不信任導致雙方在與塔爾塔里亞交戰的同時,還不得不拿出部分兵力與軍力,來互相監視。
這就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在沒有什麼辦法的情況下,雙方儘管不爽,但還是不得不繼續這樣做。
所以威廉就給奧托公爵出了個小主意。而奧托公爵也給萊謝克大公出了個小主意。
那就是雙方互派觀察員。以監視對方在邊境地區的駐軍數量。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終於能勉強解決互相信任的問題。而後開始討論結盟事宜。
當然,最後,因為積怨甚深,所以斯拉維人與文德王國的大公們,還是沒有簽訂一個盟約。只是各退了一步,簽訂了一個互不侵犯條約。
潛臺詞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們互不干擾,更不會互相支援。誰能活誰能死,就看個人本事了。
就是這樣。文德人在威廉的努力下,已經完成了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大邊境戰爭的一切準備。而接下來所需要的,就只是安靜的等待,等待時間流逝,等待春暖花開,等待那支傳說中的世界的毀滅者,也就是半人馬,塔爾塔里亞的遊牧軍隊的集合體。撒裡達汗的大軍到來。
也就是說,這個冬季,將是某些人所能享受的最後一段安穩的日子。
哥特騎士團的東征十字軍正在壯大。
陷入內亂之中的帝國無法給予文德人實際的支援,但是透過貴族募捐的方式,他們還是組建了一支足夠龐大的軍隊。
僱傭兵,僱傭兵還有僱傭兵。倫巴第,弗裡西亞,西哥特,波洛茨克,伯爾尼還有帝國本土。全世界的僱傭兵都在向文德王國湧過去。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準備接受文德人,或者哥特人的僱傭。還有一部分則心思叵測的思索著,是否要和塔爾塔里亞人聯絡一下……
戰爭的氣氛已經很濃郁了,那感覺就像是在開啟了的煤氣灶上潑了一瓢冷水一樣。儘管短時間內好像能堵住那些易燃易爆的不穩定氣體。但是再接下來的結果卻要可怕的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