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俄羅斯,有威廉與赫裡福德家族作對比,他們多半就不會太看重法蘭克尼亞的薩利安家族了……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
不過威廉覺得,就算是布立吞全力支援法蘭克尼亞,法蘭克尼亞也很不容易獲得勝利。
因為它距離卡爾曼四世的直轄領土實在是太近了。而它距離布立吞人的控制區域卻較遠。這一近一遠。增加了援助難度,降低了攻擊的難度。同時法蘭克尼亞在地理上也不容樂觀。
它被倫巴第,以及大摩拉維亞,還有喀爾巴阡王國包圍在中間。他不得不支撐兩條陣線,應對敵人的兩面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法蘭克尼亞很難獲得勝利。
最後,就是俄羅斯了。
並不是自我標榜,或者太過傲慢自大,威廉真心實意的認為,真正能決定法蘭克尼亞命運的,就是俄羅斯。甚至,某種意義上說,真正能決定接下來一輪戰爭勝負的,就是俄羅斯。
“我們在舊大陸的邊緣,我們是最後一個出牌的人。而且與布立吞人不同,我們可以調動一支龐大的陸軍,參與到接下來的戰爭之中。”威廉的心裡面這麼想著:“只要我們能夠支援法蘭克尼亞,那麼我們就可以立刻南下,攻擊大摩拉維亞——與法蘭克尼亞需要兩線作戰不同,我們只需要進攻摩拉維亞一線的敵人,我們比他們更加輕鬆。
不過,反過來。如果我們加入皇帝的一方。那麼我們需要出的力氣就不大。法蘭克尼亞與俄羅斯沒有領土接壤,我們只需要派遣一支小部隊,或者說,一個軍團加入到皇帝的軍隊中,以證明我們的忠誠就可以了。”
威廉心裡面這樣思考著,權衡著利弊。不過,無論如何說,得知了法蘭克尼亞有著反對卡爾曼四世的傾向,都是一件值得高興地事情。局勢變得更加混亂了,也就代表赫裡福德家族可以趁亂謀取更多的利益。
就像是威廉之前說過的一樣,他要求的不多。無論是布立吞人也好,是帝國也好。無論是士瓦本家族也好,是薩利安家族也好。
無論是誰來當帝國皇帝,對他來說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威廉知道赫裡福德家族的短板。他們的底蘊不足,想要獲得帝國皇帝寶座,自然難上加難。就好像是在他前世的歐洲近代,普魯士與奧地利的關係一樣。
在很長的時間內,威廉都不得不扮演一個皇權的挑戰者的角色,而不是擁有皇權的那個人。
所以,威廉的要求非常簡單。無論是誰都好——誰能給他希隆斯克與利沃尼亞,他就加入誰。
“不過,也理所當然的,在最近一段時間我沒辦法做出決定。再看看吧,看看吧。”嘟囔著這樣的話。威廉緩緩的閉上了眼睛。馬蹄聲,車輪碾過道路的聲音。這樣單調,重複,乏味。以至於威廉有些昏昏欲睡……
……
就是這樣,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鹿特丹的威廉的別墅,成為了帝國的一處新的政治焦點。
維多利亞非常大方的將整座別墅,再加上別墅中的所有僕人,傢俱,裝潢擺設,連同房契地契一起贈送給了威廉。單單是這一筆支出,就相當於俄羅斯王國一箇中等發達的郡的三年的賦稅。又或者相當於一支富庶的遠航商船隊二十年的收入所得。
不過這點小錢,在布立吞的女王陛下看來什麼都算不上。如果能為此拉近威廉的關係。或者,至少讓外人看來覺得的關係。那麼她就算是賺到了。
理所當然的,威廉對此不以為意。就算是對方不安好心的在算計自己,想要給自己貼上一枚布立吞黨的標籤也無所謂。威廉覺得這樣挺好的。赫裡福德家族的兩父子,父親是忠誠於帝國皇帝的騎士典範,兒子則是追求布立吞的醇酒美人,奢華享受的花花公子。
這樣一來,無論赫裡福德家族最終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說得過去,這不是相當好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