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為這種新式武器出現的時間太晚——俄羅斯哥特帝國軍的技術保密措施也太好。所以到現在為止,除了科技實力堪稱世界第一的布立吞人,勉強仿製出了一些左輪手槍之外,其他國家的陸軍都沒有裝備這種優秀的武器。
就算是布立吞人,目前生產的左輪手槍也完全不夠為自己的軍隊換裝。
又或者說,布立吞人稍微有點可悲。他們的工業實力,隨著他們的連串戰敗而損失慘重。儘管目前本土的工業,軍工業正在開足馬力的增加產量,但是在一時半會兒的,他們甚至連基礎的武器裝備都無法滿足供應,就不用說這種新式武器了。
總而言之,目前,左輪手槍仍舊是帝國騎兵的標準配置,仍舊是帝國騎兵引以為傲的撒手鐧。
——然後就是,這種左輪手槍的子彈問題。
六連發的左輪手槍,帝國總共配備了兩支,加起來就是十二發子彈。
雖然說,左輪手槍換彈器,帝國軍已經為每一位騎兵配備了的。但是,想要在激烈的戰鬥過程中更換彈藥,仍舊是一個讓人有些頭痛的工作——雖然的雖然,帝國軍隊的確想要儘可能多的為自己的騎兵裝備更多的子彈就是了——但是,就是說——目前帝國騎兵的標準配置——不算彈藥足夠的兩個更換了新式武器裝備的近衛軍團——每一名帝國騎兵每次上戰場,攜帶的彈藥也只有二十四發而已。
能夠供給騎兵們的兩支左輪手槍各射擊一次,也僅僅只是這樣。
而射擊速度快的武器就是有這樣的糟糕的地方,就是消耗彈藥的速度快的驚人。就算是帝國騎兵們已經注意了這個問題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掉。
也因為這個原因,衝在最前面的帝國騎兵失去了這兩樣讓他們引以為傲的,構成了帝國騎兵獠牙利爪的武器——
就算是騎炮兵的速度比一般火炮快得多。但想要在戰鬥中追上騎兵群也很吃力。
就算再怎麼注意,在戰鬥打到這一會兒,衝在最前面的勇敢的騎兵們的彈藥也基本用光了——
俄羅斯哥特帝國騎兵軍團衝在最前面的十幾個連隊,就遭到了這樣的問題。他們的彈藥消耗光了,同時他們也得不到身後的火炮支援了。
在這種情況下,撤退是理所當然而且最應該的命令——然而,現在的帝國騎兵算得上是孤注一擲。沒有多少從容撤退,重新整備軍隊的可能。
他們不得不繼續向前,繼續衝鋒,也不得不憑藉著他們稍稍落後了的,退化了不少的馬刀技術,向著敵人嚴陣以待的,有足夠炮火,配備了手榴彈,以及燧發步槍與刺刀的防線,發動衝鋒。
結局悽慘。
就像是俄羅斯哥特帝國軍隊最擅長的防守反擊戰術一樣。只是這一次,攻防的物件有了改變。帝國騎兵們被他們的模仿者殺得頭破血流。
大批大批的帝國騎兵倒在了衝鋒的道路上,就算勉強捱過了對方的火槍,火炮與手榴彈攻擊,也會在對方密集的刺刀牆前陣亡。
幾乎是一個瞬間。又好像是誰的一聲令下一樣。俄羅斯哥特帝國剛剛還顯得所向披靡的騎兵軍團,一下子崩潰了。十幾個連隊就像是被人潑了熱水的融雪一樣,在短時間內煙消雲散——
“十幾個連隊啊。”
眼看著這一幕,弗萊婭的心都在滴血——就在帝國騎兵軍團向前衝鋒的同時,騎兵軍團的騎馬步兵與戰鬥工兵部隊,也緊隨其後,在騎兵們犁過的陣地上構築了南北向的兩道防線,以防禦來自兩側的西哥特人軍隊,可能發起的反擊,以及可能進行的包圍作業——
與最初那場對陣一個軍團的戰役不同。帝國騎兵軍團現在面對的,是幾個軍團,十幾萬大軍。如果不注重側翼,那麼騎兵們很可能一頭扎進去之後,就被對方緊緊包圍,再爬不出來——
敵人,西哥特人當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並且期望能夠實施這個戰略,所以騎馬步兵與戰鬥工兵們遭到了西哥特人的猛烈進攻。
這也迫使帝國軍不得不調動部分火炮予以掩護——這樣一來,能夠供給帝國騎兵提供掩護的炮火力量再度降低,同時,算上陣亡的戰鬥工兵與騎馬步兵部隊,帝國騎兵軍團已經陣亡了接近三千名士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