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就不同了。從最開始的“將敵人打個崩潰,殺一場大勝仗”轉變為了“能夠重創對方”再降低到“能奪取對方的一道防線”。
然而就算是這樣不斷降低的目標,現在看起來也遙遙無期,無法實現。
尤其是在大批大批的火炮,集中起來的炮兵陣地被俄羅斯哥特帝國的炮兵轟成了渣滓之後,沒有了火炮掩護,步兵的突破的可能性就變得更加渺茫了。
“稍微有點……”弗萊婭的心裡面暗暗搖頭。對方的軍隊前赴後繼——在那個臨時拼湊起來的軍團幾乎拼光了之後,對方又組建了一個臨時拼湊起來的軍團。
事實上這已經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了。
如果是一個軍團一個軍團的拼光了的話,雖然同樣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是好歹,其他軍團仍舊能保留建制,只要稍稍使用一些“那啥”的手段,就可以迅速的,在短時間內回覆士氣。
到時候就可以繼續作戰了。
但是,如果是這樣各個軍團都抽調部分軍隊的話,那麼他們的本身的實力就下降了……而且,眼看著自身軍團袍澤的傷亡,他們本身計程車氣也理所當然的降低了不少。
雖然說有句話,叫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但是,那話也要分場合來說。
就好像是現在這種情況,讓敵人的各個軍團都損失什麼的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
這樣一來,他們的總體戰鬥力降低。想要讓各個軍團恢復建制,恢復實力,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了。
如果說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哥特帝國軍隊發動反攻的話,那麼士氣,建制以及兵力還有火炮全都破損了的西哥特軍隊,說不得要打個打敗。
事實上現在,讓弗萊婭覺得苦惱的原因,其選項中有一項就是這個。是否要發動反擊。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別的選項。
比如說繼續防守啊,或者繼續防守啊。或者勉強派遣少許兵力去救援西線什麼的。
是的,在開戰的第二天,瑪利亞夫人就再一次降低了一些節操,派遣了使者,各種措辭懇切的期望弗萊婭能夠派遣一些兵力來救援他們這些垃圾的布立吞兵。
“所以說,這些布立吞人究竟要垃圾到什麼程度啊?”弗萊婭忍不住這樣感嘆著。
就算是弗萊婭也完全不明白,為什麼擁有要塞,擁有充足的物資與充足的軍餉,理所當然的還擁有足夠武器裝備,火炮支援的布立吞人竟然連三天時間都堅持不住。
為什麼呢?
理所當然的,弗萊婭並不清楚這些要塞的質量有這麼垃圾……
事實上,弗萊婭說他們“垃圾”實在是有點過分了。
甚至說如果是在野戰中的話,他們或許崩潰的還慢一點。
這主要是因為士氣受到了極大影響的緣故。在最初,布立吞人將這些要塞當成了屏障,而在發現這些屏障實際上根本無法保護他們之後,理想與現實的偏差,讓這些人失望到了極點。
理所當然的,這讓他們計程車氣急劇降低,甚至變得驚慌失措。
也就是這樣,布立吞人各種悲劇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