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連串的反抗讓不列顛人心力交瘁。
他們似乎覺得,維持在這樣一片貧瘠,沒什麼產出,而且很難控制的領地的統治沒有什麼利益。
事實上在很大程度上,不列顛會對阿富汗感興趣,都是因為印度的原因,他們期望能夠控制阿富汗,主要是為了保證他們最重要的殖民地,也就是印度的安全。以阿富汗作為橋頭堡與盾牌,抵禦當時對於印度躍躍欲試,垂涎三尺的沙俄的入侵。
最終,在印度本身發生了大規模的暴亂——也就是歷史記載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不列顛人為了鞏固對於印度的統治,同時也是感覺到了,繼續擁有阿富汗得不償失。所以他們最終撤離了這片土地,
將這片土地給予了阿富汗的國王,還有那些相互仇視,誰的命令都不聽的混賬山民們。
讓這些人去自己殺自己算了。不列顛不想要這片土地了,誰愛要誰就要去吧。
差不多就是這樣,阿富汗恢復了自由。以及極大的混亂之中。
“所以說,如果我的軍隊也像是另外一條世界線上的不列顛人那樣的話,那麼說不得我們也會失敗的,嗯,一定會是這樣的。”威廉的心裡面這麼想著。
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不想要發生那種事情,就好像是威廉前世的那個世界一樣,這個實際的阿富汗同樣是個地理位置還算重要,但是沒有什麼產出,貧瘠而荒涼的山地國家。
像是這樣一個國家,想要殖民他的難度非常的大,維持統治同樣是得不償失的。而威廉現如今也沒有一個與他在中東地區,玩兒什麼“大戰略”的敵對國家來對付。
在這種情況下,發動對於阿富汗的戰爭怎麼看,怎麼不划算。
如果不是威廉的計劃是這樣的,非要攻擊阿富汗不可的話,他絕對不會這樣自討苦吃的。
“所以說,我們的戰略並不是有效的控制阿富汗,同時將這片領地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這樣,威廉為這一場討論定下了基調。
“我們可以允許阿富汗地區,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自由與獨立——當然,這個阿富汗是絕對不能包括出海口,也不能包括北方的希瓦與突厥斯坦地區,同時也不能包括印地領地,以及一些重要的山口地區的。”
威廉這樣說道:“這樣一來,我們的目標就簡單了許多。我們只需要將阿富汗現有的統治者推翻,而後收買那些部落就好。”
“您的意思是說,就像是我們在瑣羅亞斯德帝國做的那樣,讓那些部落承認,他們是偉大的俄羅斯哥特帝國的附庸,要他們向帝國效忠,是這樣麼?”一名將軍這樣問道。
“不,並不是這樣。”威廉搖了搖頭,這些阿富汗人相當排外,如果要他們承認的話,除非是一個強大的瑣羅亞斯德帝國才行。但是威廉完全不想要這麼做,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威廉要做的就是合作,以及借用瑣羅亞斯德帝國的大流士沙阿的名義。
“我們不會干預他們的權力,我們理所當然也不需要他們的土地還有他們那點可憐巴巴的農作物啊,還有山羊什麼的。”威廉這樣說道:“我們需要的僅僅只是他們的道路,我們要獲得在阿富汗境內自由通行的權力。同時我們要將克什米爾,還有北方的突厥斯坦地區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一條新的通往印地的道路。
這兩條道路將會成為我們的陸路軍隊的生命線,直到我們將旁遮普徹底征服,而在印地的西北部地區佔領,或者修建某座至關重要的港口。”威廉這樣說道。
在聽過威廉的話之後,周圍的將軍與軍官們紛紛討論,大家都認為這的確是個可行的計劃。不過同時,也有人覺得奇怪,那就是,為什麼要這麼麻煩,乾脆將那些山民全都征服,誰特麼的敢反對就滅了誰,這樣不是更好一點嗎?
如果說俄羅斯哥特帝國在這之前沒有打過山地戰,所以稍微有點頭痛的話也就算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啊。
瑣羅亞斯德高原上也有大量的山區地形,而在高加索,在阿美尼亞,帝國也在奧托親王的指揮下,與當地佔據防守優勢的敵人,進行了一連串的殊死搏鬥,帝國是擁有山區的戰鬥力,擁有在山區地形戰鬥的經驗的。
所以說,這些將軍們,完全不認為,阿富汗的山民與高加索的山民們有什麼不同。
當然了,威廉也沒有說,看著這些傢伙一個兩個,都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威廉就知道無論說什麼都沒有多少效果的,百聞不如一見,不如讓這些混蛋們親眼見過了阿富汗的山區,阿富汗的狂暴的山民們究竟有多難搞,到時候再讓這些傢伙乖乖聽話。這樣一來就沒有問題了。
“那麼,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吧。”威廉最後這樣宣佈:“散會,大家都準備一下。大軍在三天之後進發,我們,要去征服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