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兩百萬的難民,其中女性刨除二分之一弱,老幼再刨除一部分,弱雞再刨除一部分,實際上可以擔任合格兵員的,合格的青壯年男性也就是那麼多。加起來能有十分之一,也就是二十萬就頂天了。
軍隊擴軍十萬,差不多就要拿走五萬人。也就是四分之一。
其他指望著這些人開礦耕地,當工人修鐵路的部長與大區區長們,一下子就急了。你們這些丘八簡直就是不講規矩啊。一口氣把最好的那部分全都花拉到你們碗裡面去了,其他人還吃什麼。
就這樣,原本是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爭端,中央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的爭端,現在又添上了一條,那就是政府部門與軍方之間的爭端。
像是這樣的爭端,最終的爭吵幾乎沒有任何結果。目前政府部門與軍方之間,還沒有產生一種合適的仲裁的手段。
所以鬧到最後,這些傢伙就只能把事情捅到威廉那裡,期望偉大的皇帝陛下,能夠給他們指條明道。
威廉對於這種情況有著很複雜的感情。一方面他期望帝國在離開他之後還能夠繼續妥善的運轉下去,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非常享受這種被人需要的,可以仲裁一切的愉快的感覺。
當然了,這並不妨礙他一邊獨掌大權,一邊思考著政治改革的事情。
目前的赫裡福德家族的民眾覺醒度還是太低了。而黨派政治的土壤,在帝國內部還是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強行舉行什麼議會,進行什麼選舉的話,那麼最終只能收穫一場鬧劇,或者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說,目前帝國的政治改革的進度,僅僅在於鼓吹方面。也就是進行宣傳,進行基礎教育,儘可能的開啟民智。同一時間,大規模的宣傳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以及國家社會主義思想。期望能夠將這個帝國改造成自己所期望的那種狀態與模式。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一點點的,一步一步的來。就好像是現在這樣。威廉最後,還是親自仲裁了這些紛爭。他決定給予軍隊優先挑選難民入伍的權力。
但是難民入伍的數額不是他們所期望的五萬人,而是兩萬。
這不單單是為了平衡各個派別,更是期望軍隊能更多的吸納國民進入。
雖然說軍隊一直宣傳他們的中立性以及他們的純潔性。但是威廉同一時間,還是期望軍隊能夠有自己的思想。
就好像是某位偉大的存在曾經說過的一樣,思想是一片陣地,你不去佔領,你的敵人就會去佔領。
同時,威廉也理所當然的不想要像是某個清朝那樣,訓練出了幾十萬的軍隊,結果因為無法掌握這些軍隊的思想,反而讓這些軍隊成了推翻統治的急先鋒。
這麼一想,這簡直就是個笑話啊。
說起來當年張香帥就曾經勸說過議政王奕訢快點立憲,否則的話天下就完蛋了,奕訢當時愉快的表示說,不用害怕,我手下幾十萬新軍呢,有兵在害怕什麼的。張之洞當時長嘆氣,怕的就是兵多啊。如果兵反過來A你怎麼辦。
但是最終,腦殘還是無藥可醫,大清國還是吃了藥丸。
這種事情站在大義的角度講的確非常愉快,非常正確。在兩百年時間內是好的影響。
但如果放在幾千年的歷史裡,將這個歷史跨度延長的話,那麼這件事情起到的就是一個壞的影響了。
軍人參與政治。可以說是一個國家最需要避免的危機與最操蛋的事情之一。這一點無論國家採取哪種制度都是一樣的。
雖然說威廉覺得自己的能力,自己將要創造的國家,自己的民族無論如何都要比那個藥丸強太多。但是事情都有著共通性。
所以說,威廉為了防止這種混蛋事情發生。務必要收住這頭惡犬的籠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