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都認為這種策略是錯誤的。認為威廉需要選擇一個正確的信仰來凝聚人心。
不過威廉對此不置可否。
所有人為必須要有一個正統派信仰,需要一個宗教來指引人心的人,威廉都覺得他是過時的,已經落伍了的。在開啟民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的情況下,宗教理所當然,也必然的,難以避免的會倒向世俗化。
用宗教手段來凝聚人心,只有最不入流的政治家才會這麼想。
威廉早就已經想過了的,接下來的時代是新的思想,各種主義流行的時代。宗教必然要讓位於啟蒙運動所爆發的大量哲學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宗教必然退居二線,必將世俗化,宗教的權力,權威也一定會大幅度的降低。
這是威廉已經預想過了的,絕不會為任何人所更改。泛光輝之主教派主義只是他推行的第一項改革。而在恰當的時候,他將推行宗教管理局,將宗教徹底納入帝國政府的控制之中。或者生存,或者滅亡。威廉相信那些牧師們,還有毛拉阿訇伊瑪目什麼的,一定會乖乖聽話。
不然的話,威廉就讓他們去見上帝就好。
想一想就覺得很愉快。
就是這樣,威廉想都不想就回絕了教廷的使者的話。
而隨著威廉的拒絕的訊息傳來,羅馬教廷內部一片哀鳴——他們原本將威廉這個“虔誠的神聖戰士”當成了傳統派信仰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來著。
隨著帝國皇帝,施瓦本家族的戰敗在即,任何一個蠢貨都能感覺得到,傳統派信仰即將成為過去式。在這之後,羅馬教廷將會一落千丈。他們再也支撐不起人類世界的信仰燈塔的地位,也再無法對任何一位人類君主頤指氣使。
他們的時代,終於過去了。
就是這樣,對於赫裡福德家族,威廉的拉攏,將是羅馬教廷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在這次努力宣告失敗之後,羅馬教廷終於沒有了一點挽救的價值。儘管他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仍舊可以堅持維持在倫巴第中部地區的存在以及統治權力,但是也就是那麼回事兒罷了。
他們將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配角,一個誰都不在乎的渣滓角色。
甚至因為羅馬教廷本身的問題,他們比任何一個國家普通的,佔據了這麼多領土與人口的國家的戰鬥力都要差勁。
在這個大浪淘沙,不前進就要死的時代,他們最終被世俗化的,再沒有一點兒敬畏之心的世俗君主們滅掉,最後只留下一點點的領地,作為象徵性的存在,已經是命中註定的了。
對於拯救這個渣滓一樣的國家,威廉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如果是在之前的話,他或許還會有點兒心情,來和他們虛與委蛇一下,如果可以的話,再從教廷那裡騙點錢就最好不過了。
但是,眼看著各個國家的集權程度越來越強,各個國家對於教廷應該繳納的什一稅,已經各種程度各種理由的除掉了。
隨著施瓦本家族的戰敗,東哥特帝國將進入新教時代,那樣一來,他們更是一個字兒都不會給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的兩樣收集財富的手段,一個是什一稅,另一個是贖罪券。兩樣手段都特麼的廢掉了,難道要教廷的教士老爺們去種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