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戰爭擔心的是他的盟友們拖後腿。
或者在戰爭中戰敗,導致局面惡化,又或者還有另一種結果,那就是戰勝。但是那些傢伙不想要讓出自己在外線佔領的土地,幫助赫裡福德家族爭取到克里米亞半島。這是威廉最擔心的一件事。
畢竟誰都不是白痴,做出這種損己利人的事情來……倫巴第人還好一點。他們派遣的多半是海軍。就算是想要割佔一些地盤,多半也是海島與島嶼,方便他們在蔚藍海域東方進行貿易。
但是喀爾巴阡就不同了。威廉知道的喀爾巴阡王國,有著一個統一整個東南地區,組建一個大喀爾巴阡帝國的雄心壯志。所以,想要讓他們將佔據的土地吐出來非常困難。說不得一個鬧不好的,就要讓這個脆弱的聯盟崩盤。
“所以,必須要為喀爾巴阡人找尋另外的利益進行補償。”威廉心裡面這麼想著。而且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非常適合作為“補償”的“東西”。
羅馬尼亞大公國。這個在這場戰爭中,充分發揚了牆頭草精神的,令人愉快,同時非常可悲的小國,大小長短剛好合適讓喀爾巴阡人覺得滿意。
如果威廉能夠支援喀爾巴阡人吞併羅馬尼亞的話,那麼便將大大的改變巴爾幹地區局勢。喀爾巴阡王國將成為橫貫整個巴爾幹與東南地區的一道遮蔽,將赫裡福德家族的領地,與黑暗精靈的領地隔絕開來。成為戰略緩衝,同時也是擋箭牌。
威廉頓時覺得,這個戰術相當的好,可以說是損人利己的最高境界。頗有後世各次世界大戰後分贓的,令人愉快的感覺。這樣一想,威廉就覺得這件事情有的做。嗯,是的,絕對有得做。這應該是威廉能夠想到的,這場戰爭的最好模式了。
他統一了整個斯拉維世界。從此距離稱霸世界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同時為自己拉攏到了喀爾巴阡王國,這樣一個忠誠可靠地打手,盟友,擋箭牌,商品傾銷地。還可以透過戰後的一系列利益交換,緩和自己與那位女素丹之間的關係。這樣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了,這裡還有最大的,最大的一個問題等待著威廉解決——那就是勝利。
如果能夠勝利的話,那麼一切都好說。但如果戰敗的話,那麼一切都是夢幻泡影。
對於最好的結果,威廉已經預料,並且做出了一系列的準備。但是同時,對於最糟糕的結果,威廉也有思考——
如果說,當然了,只是說如果說,如果說萬一,如果,或許,可能。威廉戰敗了。而且這個戰敗,不是一般的戰敗,而是非常大的潰敗。死傷慘重的那一種。特別特別,他麾下的幾萬大軍全都打沒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應該怎麼辦?
威廉思考再三,最終只能想出一個辦法。
那就是徹底放棄整個俄羅斯——儘管這種放棄實在是肉痛。但是為了避免全域性崩潰,他仍舊要如此選擇——在放棄俄羅斯之後,將所有的力量退回維斯瓦河。而後再準備來一場維斯瓦河要塞攻防戰。拼死抵抗,務必不要讓敵人進入文德王國。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擁有文德王國,這個帝國境內第一大國的赫裡福德家族,就又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本。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內——對人類世界妥協退讓,繼續重申與布立吞人的盟約,再然後乖乖地做那位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的小弟。準備好以畢生精力,與那位女素丹在斯拉維人的土地上打到地老天荒。
“當然了,這都是逼不得已的。”威廉心裡面這麼想:“但願,局勢不會壞到那種程度……嗯,但願吧。”威廉心裡面這麼想著。同時對於接下來,即將到來的戰爭有了一點點的不安。
當然,那份不安很快,只是一瞬間,便被威廉壓了下去。再沒有浮起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