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這些簡直就像是中世紀的神話傳說中走出來的,騎乘者快馬,穿著發臭的皮毛,手裡拿著各式奇形怪狀的武器以及弓箭,馬的鞍韉上還掛著人頭的遊牧騎兵,就成為了這場戰爭中最為血腥的風景之一。
在戰術上,草原騎兵擅長的莽古歹戰術,對於喀爾巴阡騎兵來說並不陌生。配備全套盾牌與輕便的胸甲板甲的喀爾巴阡騎兵對於弓箭並不是太過害怕。
而草原騎兵擅長的迂迴包抄,後退,引入埋伏圈等戰術,同樣對喀爾巴阡騎兵並不太管用。所以到最後,雙方騎兵最經常發生的事情,就是相互識破對方的戰術與陰謀,然後集中幾個小隊浴血廝殺。
這樣的廝殺絕大多數都以喀爾巴阡驃騎兵的勝利而告終。在裝備,戰術,訓練程度等各方面都佔據優勢的喀爾巴阡騎兵,往往能擋住兩倍草原遊牧騎兵的進攻與衝擊。然後使用經典的騎兵牆形陣與騎槍衝鋒,一舉瓦解對方的陣列。
喀爾巴阡驃騎兵為人詬病,認為不夠專業的兩點,就是陣型密集程度與訓練程度。在對陣職業騎兵的過程中,驃騎兵往往會因為這兩方面的劣勢而吃虧。不過,在對陣更加不專業的草原遊牧騎兵時,這兩點劣勢反而成了他們的優勢了。
不過,情況也並不總是這樣。
在經歷了連續幾場作戰,特別是在最初,在法蘭克尼亞地區,繞到聯軍後方發動突襲的那場戰鬥,讓喀爾巴阡驃騎兵傷亡慘重。
現如今皇帝卡爾曼四世麾下的喀爾巴阡驃騎兵,數量已經不足兩千。
皇帝本想要再從喀爾巴阡地區徵召更多地驃騎兵入伍,但卻遭到了喀爾巴阡當地貴族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反對理由非常簡單。
抽調了太多喀爾巴阡軍隊,就會導致喀爾巴阡地區的兵力不足。萬一這個時候,鄂圖曼黑暗精靈的大軍A過來,到時候自己又該怎麼辦?
所以說,喀爾巴阡當地貴族們絕不贊同這一點,就算是皇帝如何說,也不願意再調遣一兵一卒前往帝國戰場。
這讓皇帝陛下覺得非常頭痛。同時也導致了在帝國中北部戰場,前哨戰中的窘態。
喀爾巴阡的驃騎兵,可以擊敗同等數量到兩倍的草原騎兵。但是兩倍以上呢?三倍呢?乃至更多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夠獲得勝利嗎?
理所當然的,可以,但是很困難……隨著雙方兵力對比不斷縮水,喀爾巴阡的驃騎兵獲得勝利的機率也就越來越低了。
尤其是,威廉不耐煩的將一個獨立騎兵旅投入了戰場之後。
這些佩戴著船型鋼盔,手持精良馬刀,穿著華麗的騎兵軍服以及胸甲板甲的輕騎兵們,帶著傲慢的,捨我其誰的姿態進入戰場。然後輕而易舉的以更強的組織度,更旺盛的精力與更加優秀的武器裝備,扭轉了前哨戰的局勢——特別是騎兵旅中的一個特殊騎兵營。這些最先配備了了左輪手槍的精英……
“大概,有了這個東西之後,我就完全不需要刀了吧?”
這是絕大多數接觸過左輪手槍之後的騎兵們的想法。而在實際的戰爭中,也基本上……不,應該說是完全,嗯,是的,完全是這樣的。
如果說,散亂著分佈著大批次小股騎兵的前哨戰場,是秉承著大魚吃小魚的叢林法則的海域的話,那隻手槍騎兵營分出的三個連隊在戰場上,就是海洋中最頂級的掠食者。
這些表面看來平平無奇的騎兵,總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他們的對手——特別是,他們的“平平無奇”正是最好的偽裝。
喀爾巴阡的驃騎兵們,會有意識的避開那些難啃的硬骨頭,譬如說獨立騎兵旅中的一個重騎兵營,以及槍騎兵團的十二個騎兵連隊。這些重騎兵與槍騎兵,在驃騎兵們看來就是完全無法戰勝的敵人。
然而這些手槍騎兵則不同,這些手槍騎兵們表面上看上去與一般的輕騎兵沒有任何區別。畢竟,他們配備的是手槍,非常短小的gun。這樣的偽裝,往往會讓更多自以為是的傢伙,如同撲火的飛蛾一樣,一頭撞上來,然後燒成渣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