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啊,很可惜,今時不同往日了啊。現如今哪個國家咬咬牙不能動員個幾萬軍隊的。那些強大國家哪一個不能動員十萬大軍?所以說現在的十萬大軍,差不多就是一個強大勢力進行全面動員之後拿出的軍隊。雖然非常可觀,但並非不可戰勝的……
只是,在威廉得到的情報中,那位皇帝陛下似乎扭曲了這兩個概念。
不知道是為了要為自己壯膽子,又或者是為了恐嚇敵人。又或者乾脆兩種可能都有。總而言之,在威廉看來,至少皇帝陛下的第一個概念做的挺不錯。
在進一步的,得到了這五萬大軍之後,皇帝麾下的軍隊變得更加強大。同時,他的手下,那些小邦的君主,甚至是給了他這一筆援助的倫巴第人們也都對皇帝變得更加尊重。
然而沒什麼卵用。
威廉計算了一下,然後猛然得出了一個令人愉快的結論——那就是皇帝手下的十幾萬大軍現在竟然沒有什麼用處——因為皇帝的敵人已經大部分被消滅了。
現如今,皇帝名義上的敵人,就只剩下了弗裡西亞,以及布立吞。在進行緊急動員與徵募後,約翰·丘吉爾將軍手下重新聚集了四萬大軍——這是皇帝兵力的不過三分之一。
不過,約翰·丘吉爾將軍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布立吞人處於守備姿態。他們可以利用弗裡西亞各處的要塞進行抵抗。他將這四萬大軍稍微調配出去部分,守備各個要塞,就可以輕易的消磨,抵擋比他兵力多了三倍的帝國軍。
靠著這個時間,布立吞人可以迅速調動與皇帝兵力相當的軍隊來與皇帝作戰。同一時間,威廉也會在皇帝背後捅上一刀。
也就是說,皇帝現在根本沒辦法動弗裡西亞。他必須要儲存這十幾萬閒閒沒事做的軍隊吃白飯。而不是驅使他們攻擊弗裡西亞的堡壘線,為自己節約一些麵包和帝國金馬克。
所以說,威廉最後判斷皇帝的戰術是守備。他會守備在洛泰爾尼亞南部,或者再收縮一點,守備在大摩拉維亞地區。等待赫裡福德家族與布立吞人的軍隊回合。而後堂堂正正的打上一場會戰。以這場戰爭的勝利為基礎,與布立吞人進行和談。
威廉甚至已經想到了,卡爾曼四世的和談計劃了——既然無法徹底打敗布立吞人,他就絕不會將布立吞人得罪的太死。而他在這場戰爭中所損失的金錢,物資,土地,人口……
一系列的資源,多半要從另外一個戰敗國,也就是赫裡福德家族那裡奪取。如果一個不小心,他說不定會把整個文德王國吞下去……嗯,或許也不太可能。
畢竟如果真要是那樣的話,那麼卡爾曼四世就會變得太強了。但是,一個工業發達,人口眾多的希隆斯克,應該在布立吞人的接受範圍內。這些混蛋島國人賣隊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犧牲一些赫裡福德家族的利益,來讓他們結束這場戰爭,威廉肯定他們做得出這種事情。
這樣一來,赫裡福德家族損失慘重,但是根基還在。皇帝雖然獲得了補充,但是損失慘重,不是一會兒能回覆的過來的。布立吞人損失最為輕微。還可以繼續在兩個帝國勢力面前左右逢源,繼續搞平衡什麼的。
想一想,這就是一件很讓人愉快的事情。而威廉也認為,這樣子是皇帝卡爾曼四世努力,所能達到的最好的目標了——
但是。事情並沒有威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一七四二年的一月十六號。當得到了契卡最新發回的情報之後,威廉終於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這個世界恐怕真的沒有好人了,人類的道德底線越來越低,互相越來越不講誠信。就算是卡爾曼四世這樣威嚴滿滿,看起來大氣堂皇的大頭,都特麼的學會玩兒陰的了——
在威廉滿以為皇帝的十幾萬大軍會如何如何的同時,皇帝的十幾萬大軍卻沒有如何如何——他仍舊只在洛泰爾尼亞邊界地帶部署了兩萬不到的軍隊,餘下的十萬大軍在皇帝陛下的親自率領下,正以最快速度,向著赫裡福德家族的首府,文德王國的首都弗羅茨瓦夫前進。
皇帝先下手為強,向赫裡福德家族宣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