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釋靈什麼意思> 第一百八十三章 疑惑初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三章 疑惑初生 (1 / 5)

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世間陰陽調和,萬物生,生靈的出生是順應天道,生靈出現之後,天地間才一片繁榮昌盛。

後世看來,這一切都是如此安逸,只有經歷過的眾生才明白,所有的安逸都是生命換來的,他們安逸的程度,就是前人犧牲的厚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事情後人早已忘卻,就是偶然瞭解一二,也是從那些神話傳說中聽到的,不管其中有多少真實的成分,到底都增加了一層美好。

對後人來說這不是什麼壞事,他們總是會告誡自己痛苦過去了就讓它過去了,要是總是抓住痛苦不放的話,生活總是少那麼一些樂趣。

他們的做法未必就是好的,也未必就是壞的,好在前人並不是很怪罪,他們更加明白一個道理,生命的意義在與傳承,傳承的根本在與突破,後人的生活始終都是後人自己的,怎麼過,他們自己說了算。

有忘卻的也就有記得的,在那時生活的人大多已經犧牲,也有不少活了下來,能從那個時刻活過來的人,大多非仙即聖,他們早已把道作為自己的畢生目標,那些凡塵俗世不參與自己的想法。

再者說他們大多很少露面,向來是聽聞著多,見到的少,這樣久而久之也就忘卻了,對他們來說過去只存在他們心裡,他們心裡的過去也就只是他們自己的過去,是不會和外人說的。

只所以會這樣,更多的是他們的時代已經脫節了,就算真的和人述說,不過也會被人當成故事,無非就是破壞他們心中的美好,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能不做也就不做了。

道的真諦未必就有人能說的清,道的規律卻能明白一二,道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一個極端,有好的自然也就有壞的。

有不說的自然也就有人說的,有人自稱過於首,曾注《問源》其中所錄之事,便是後人不知之事,當然這是後話,和今天這事未必就有關係,誰又能說的清呢?

總之天地成型之後,世間的生靈就相應而生,他們的生活多姿多型,讓世間多了一分生機,生靈從來都不是孤單的,這裡所說的孤單除了他們自己的同類還有其他的東西,景物。

三界六道之內總是後很多美輪美奐的山川河流,它們是上天的恩賜,對此也有一個更美好的說法,所有的景物都不是自己要生的,正是因為生靈有了欣賞美的能力,才產生了這些美好的事物。

不管它們出現的原因是什麼,結果都是很好的,若是按照分佈的地方倆分的話,景物大致有那麼幾類,第一就是各個仙山福地,所謂恍若仙境便是最好的解釋。

語言的偉大之處在與它能表達所擁有的情緒,語言的限制之處就在於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顯得那麼蒼白無力,這些地方大多不是凡人所能看到的。

大概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竭盡全力的去描述那景色的美好,不管他們的詞語有多麼華麗,所描述出來的總是少那麼一些意思。

這也是很明顯的事情,真正美好的事物是越過意識直達心的,那是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這樣的景物雖然很多,只是少了很多被觀賞的機會。

美好從來都是發現才能體現它的價值的,藏起來來的美好,就只能是自己的美好,這樣的美好多少有些高不可攀的情景,而且是美的不可方物。

對於凡人來說這並不是最好的情況,偶然看那麼一兩次還行,看的多了心中就難免會有落差,生靈的本性讓他們很少能一直仰視一件東西。

第二種就很好了,對所有的生靈來說,想看到並不是很容易,總是由於各種的原因擺在那裡,好在它始終都在那裡,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有心總是能看到的。

這樣景色自然是沒有第一種美,它的特性就是在與能和絕大多數生靈的心讓融合,即使高那麼一點點,也是在他們能接受的範圍之內,這是最好的結果,沒有什麼比這更好了,至少對凡人來說是這樣的。

第三種與第一種就是完全相反的情況來,它們大多處在極惡之地,周身都瀰漫著一股腐朽的味道,有了這樣的前提就不會再有什麼美好的存在了,像極之域就是這樣境況。

若是放一個凡人進去,就是不讓他受到任何傷害,光是周圍的情況就足以讓他們位置膽寒,第一種很第三種大多夾雜著太多的東西,所表現出來的已經不是它們本來該有的面目了。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事情對那些凡人來說是很難見到的,他們所認為的美好,大多是第二種美好,如此的真實如此和諧,我們所說的也就是這樣的情況。

凡人的智慧之處,在與他們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自己的心,所有的做法也都是為了這個,在很多情況下這不是什麼好事,這就是慾望的表現。

在一些情況下卻是很好的,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美好,他們總是做著最適合自己心境的事情,特別實在對美好的景色上來說,他們總是說世間從來都不缺少美好的事物,所欠缺的只是一個發現美好的心。

這樣的話懂它的人什麼都不用說,事實情況就是那樣,不懂它的人也是什麼情況都不用說,這也是最基本的情況,道理從來都是和能明白的人說的。

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在那些凡人眼中景物的美有兩部分組成,第一個就是它們真的很美好,這是最基本的條件,但凡有一點不好的地方,任憑你有多大的決心都是沒有什麼用的。

第二種就是凡人賦予這些景物的美,這就是不是一個固定的事情了,每個人的心思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事情的感覺也就不會一樣,產生的結果自然也就不一樣,所謂每個心中都有一座靈山便是這個意思。

不管怎麼說,也不管他們的想法是什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些景色真的是很不錯的,景色當中最有代表的兩種就是山和水,它們是智慧和仁慈的相稱。

關於它們的說法,人間有無數的稱呼,無一例外都是如此的美好,自古山水不分家,有山的地方一定有水的襯托,有水的地方,也一定有山的陪伴,這是大自然最美好的存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