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乾坤大略原文及譯文> 正文 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五十二章 雙喜臨門

第三點最重要,那就是軍紀!殺破天可是前車之鑑哪。”範毓賓慢悠悠地說著,輕輕地看著燕無雙,眼神裡卻有一絲寒意。

燕無雙直覺得那股寒意直透他的心底。饒是他藝高膽大,心狠手辣,也不禁心裡發寒,身上發抖。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砰砰砰連磕三個響頭朗聲說道:“少主,燕無雙雖然是一個糙人,但也知道好歹,您把這樣的大事交付給我,我若再不知道天高地厚,辜負您的期望,願提頭來見。”

範毓賓這次沒有談什麼軍法。他站起身來,雙手把燕無雙扶起。然後眼睛靜靜地看著燕無雙、歐陽雄兩人,溫言道:“這個世界很大,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你們現在是我的好兄弟、好朋友,將來也是我的好手足。我也不想有英雄未捷身先死的事情發生。我也想和諸位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共創富貴。可是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流賊不可怕,馬匪不可怕,韃子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支失去紀律的軍隊,他們最後會變成魔鬼。先生今天的話希望你們兩記一輩子。”

燕無雙、歐陽雄是均眼眶含淚,眼睛通紅,雙雙拜服在地,久久不起。

崇禎十一年九月十八日。俗話說: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可是,今天老天爺似乎要和人們開個玩笑,范家雙喜臨門。

范家大院的第一喜是新堡終於建成了。範毓賓給這個新堡起名叫“星星堡”,他希望這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希望這點星星的希望,可以給這個多災多難的大地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改變。

一大早,範毓賓就早早來到星星堡。從河邊的碼頭,城牆、作坊、街道。。。一路慢慢地走過,仔細地看著。範文、範武、範虎緊緊跟在他的身後。其實範毓賓已經看過很多次了,可是他總是覺得看不夠,就好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畫的藍圖變成了現實,自己的想法一樣樣得到了徹底的落實,他的心中也充滿了喜悅:穿越過來近三個月了,他總算擁有了自己的地盤,擁有了自己的一塊根據地,而且這塊地盤、這塊根據地還是他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創造出來的。

鍊鐵作坊、煉焦作坊、鐵器作坊、玻璃作坊、毛紡廠、地毯廠都在有條不紊搬遷,水力紡織機、水力鍛壓機、水力機床也在緊張地除錯,一切都井然有序。星星堡堡門口,幾個士兵在嚴格盤查,杜絕可疑的甚至是陌生的人進入堡內,城牆、堡內不少地方都設有流動哨,守衛得十分嚴密。範毓賓不由得點點頭,很是滿意。

範毓賓正站在星星堡的堡門口,饒有興趣地看著星星堡的一切。忽然,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範毓賓尋聲望去,看見遠處有三匹馬迅速的向星星堡奔來,走近一看,最前面一人正是範府大管家範有德。

範有德來到範毓賓的旁邊,翻身下馬,顧不得喘口氣,拉起範毓賓就讓他趕緊騎馬回張家口范家大院往。範毓賓莫名其妙,拉住他一問,原來,范家第二喜到了:他中舉了!

在眾人的恭賀聲中,範毓賓翻身騎上範武早已牽來的戰馬,帶著範有德一行人急急地往回趕。回到張家口堡,遠遠地就聽見范家大院門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范家大院也是披紅掛綵、喜氣洋洋。

“老爺回府了。”一到範府大院門口,範有德就大聲喊道。門口丫鬟、僕役、街坊鄰居呼啦啦跪倒一片,口稱:“恭喜老爺!”早上出去還是少爺,回來就變成老爺了,世事無常啊。範毓賓心裡不由得暗暗嘀咕,真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題名天下知!

範毓賓滿面笑容,雙手連擺,笑呵呵地讓大家趕緊起來。

秀才、舉人和進士是古代科舉考試下透過者的名稱。透過縣級別的考試稱秀才,這時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參軍,上公堂不用下跪。

透過了地方上省級別的考試鄉試稱舉人,俗稱孝廉。透過了京師會試全國級別考試的稱貢士。 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後將貢士分為三甲,一、二、三甲通稱進士。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舉人,宛如龍門。原因是考取舉人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並且可以進一步去參加全國的會試,透過會試後就成了進士,如果三期會試都沒有透過,舉人可以去吏部報道,如果有官職空缺,就可以去上任(但一般也就是八九品的教諭、縣丞之類的小官)。而秀才一般是沒有做官的資格。

一旦考中舉人,當地的鄉紳、豪族紛紛會送錢送房送地,以便今後結個善緣。許多人紛紛投身入府為奴為婢,以便以後謀個前程。還可以從國家那裡領到高額補貼,從此過上衣食無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奢侈生活。

範毓賓走進院子。宣府來報喜的已經是第三撥了,他們正在邊廂房裡大吃大喝,看他們眉飛色舞恨不得范家再出十個八個舉人的樣子,范家的打賞一定不少。

院子滿是賀喜的賓客。大紅的喜報高高地掛在院門的上方,極其醒目:捷報貴府老爺範毓賓高中太原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

範毓賓心中一愣:有沒有搞錯!居然和范進中舉中范進所中的名次一樣。

範永鬥和張氏、範三拔和王氏站在大院門口、喜報之下,都是笑臉如花,滿臉自豪。看見範毓賓走了進來,眾人一齊望向範毓賓,眼光明顯和平時不一樣,多了些恭敬。

範毓賓也是笑容滿面,連連拱手,客氣異常。晉商其他七家家主都是親自前來向範永鬥、範毓賓道賀。他們這次前來,不僅送上重重的賀禮,而且還帶來了大額的銀票,說是要分擔這次擴軍的費用,讓範毓賓大感意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