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乾坤大略原文及譯文> 正文 第二十章 佈局(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二十章 佈局(六)

大年初三,恭賀新禧。今日仍然連發十章。祝讀者朋友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範毓馨、範毓馥眼睛一亮,隨即暗淡了下來。他們對視了一眼,有些猶豫,最後還是範毓馨開了口:“三弟,在宣大這邊,無論做什麼關係都不會太大,可是在松江又是炮船,又是戰兵,容易引起非議。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松江做大,招人覬覦,松江的地利就變成了劣勢,倭寇、海盜、西洋番人都很容易攻入。。。那可是滅頂之災,不可不防呀。”

“是啊!”範毓賓沉聲道:“在強權和武力面前,我們商人真是太脆弱了,他們只要動動手指,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會變得煙消雲散。嗯,這個吳淞水師提督和松江知府一定要想辦法拿到手,最起碼也要為我所用。”範毓賓的語氣變得有些陰冷。

範毓賓三兄弟不知道是,此刻,就在一牆之隔的一間暗室裡,範永鬥和範三拔正坐在裡面,無影在旁邊躬身站立。大廳裡的聲音清晰地傳了過來。

隨著弟兄仨人談話的繼續,他們的臉上的神色也是變幻不定,越來越精彩。範毓馨、範毓馥 、範毓賓三兄弟離開客廳好一會了,他們還是靜靜地坐在那裡。最後,他們互相看了一眼,眼中既有英雄遲暮的傷感,也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范家後繼有人的興奮。

“好心胸!好謀劃!好氣魄!好手筆!”兩人同時感嘆。良久,範永斗的聲音悠悠響起:“三拔呀,你先和其他幾家家主見個面聊聊,幫幫他們。我想,你又該去一趟京城了。”

範毓馨、範毓馥、範毓賓他們哪裡知道他們的謀劃已經被他們的父親、爺爺聽得個乾乾淨淨。三兄弟還約好由大哥範毓馨向父親和爺爺彙報這些事情,然後再抓緊時間進行。正事安排完了,中午,弟兄三人忙裡偷閒,一起把酒言歡,範毓覃、範毓奇聽到訊息後也過來湊熱鬧,最後弟兄五人盡興而歸。

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回到自己的書房,範毓賓腦子仍然像風車一樣高速轉動著。他現在給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這個時代的總設計師,這個時代的引領者、播種者。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為了收穫豐碩的果實,範毓賓可不會吝嗇手裡的種子。

“得風好借力,助我上青天。”荀子的《勸學》也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善假於物,就是要善於利用外界條件。牽牛花便是自然界中最懂得利用外界條件的“聰明人”。它會藉助周圍一切可以攀爬的東西,不斷向上生長。《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也是善於利用外界條件的“聰明人”。一出“草船借箭”他便借回了十萬支箭;一出借東風,就有了火燒赤壁。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範毓賓當然也是“善假於物”的聰明人。他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充分利用范家的力量,把一個個棋子打出去,把一顆顆種子播下去。在和風細雨中實現潛移默化,在悄無聲息中進行工業化革命的啟蒙,科學技術的萌芽,慢慢地完成自己的佈局。從而實現自己從一到無窮大的脫變。

“飯還要一口一口吃,路還要一步一步走呀。”範毓賓輕聲嘟囔著。他想起了向範四喜承諾的鉛字印刷術,便把範貴叫了進來,讓範貴帶話給範府的大總管,讓他通知范家所有的商隊,從今以後,商隊在行商過程中要主動去尋找、購買各種金屬或者礦石樣本。近期,重點在江南一帶尋找一種象錫塊似的金屬。

“希望能有所收穫。”範毓賓心裡默默唸叨著。隨後他又拿出一個賬本,微笑著說:“範貴,你把這本賬本送給總賬房範有財。就說這個賬冊是我親手做的,其他的不要多言。”

範毓賓把主意打到賬房那裡,也是無奈之舉。明朝雖然書生不少,但由於八股文的毒害,基本上都是思想僵化的榆木疙瘩,他們一天到晚不是搖頭晃腦地背誦四書五經,就是滿嘴的之乎者也地不知所云。倒是范家賬房中有一批年輕的賬房,不僅識文斷字,而且反應靈活,倒是可造之材。

“是!少爺。”範貴恭聲答道。剛要出門,又彷彿想起來什麼,轉了回來說:“少爺,剛才青蓮小姐來了。她讓我轉告少爺。書都已經炒好了。”

“哦,那麼快。”範毓賓一愣,隨即興奮地說:“範貴,你回來后辛苦一下,抓緊時間整理好。噢,對了,再順便通知一聲私塾,晚上我們過去。今天我就要給他們上課。”

范家總賬房範有財愜意地坐在總賬房內,他一邊美滋滋地品著茶,一邊翻看著範貴剛送來的賬本。

說起來範有財在范家也是個傳奇人物,他年齡其實不大,只有三十出頭。他本姓李,名耀宗,出身貧寒。父母靠賣豆腐維生。為了光宗耀祖、光大門楣,他們早出晚歸、節衣縮食,把唯一的兒子送入學堂,希望有一天能金榜題名。李耀宗倒也爭氣,學習刻苦,又聰慧異常,過目不忘,小小年紀就出口成章,在京城竟有些小小的名氣。可奇怪的是,別說舉人,就是秀才,他也是屢試不中。

最後,還是族中一位在衙門裡的遠親說漏了嘴。原來每次他應試的試卷都被有背景的人偷樑換柱給調換了。這位遠親還言之鑿鑿地說,為了避免事情敗露,李耀宗今生今世都永無出頭之日。

李家知道真相後,如雷轟頂,父母每天以淚洗面,不久相繼鬱鬱而終。李耀宗少年心性,血氣方剛,衝到應天府,擊鼓鳴冤。自古官官相護,李耀宗又無憑無據,官司自然沒有打贏,李耀宗還被打得皮開肉綻,只剩半條性命。李氏宗族也趁虛而入、落井下石,謀奪了他家僅有的所有財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