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不是吧君子也防筆趣閣> 三百三十八、紅袖添雙香,溫酒論南北【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百三十八、紅袖添雙香,溫酒論南北【求月票!】 (3 / 4)

“不過,她們都傳承有初代越處子的神話靈性,某種意義上,確實是元君長明不死了,也算是一種壽命、使命延續的特殊之法。”

謝令姜如數家珍。

都是一些山上練氣士間廣泛流傳的事情。

“原來如此……歐陽良翰,你這是在翻…北魏拓跋皇室的史料?”

離裹兒突然開口,轉過頭……也與謝令姜一樣,關注了某人。

她應該是“餘光”瞄到了歐陽戎手中書卷上的一些字眼,開門見山問。

歐陽戎掩住手中一卷野史,輕聲道:

“本州長史元懷民,就是北魏拓跋氏的後裔,後面改姓的元氏。”

“還有這種淵源。”離裹兒挑眉,臉色頗感興趣。

她脆聲道:

“說起來,北魏拓跋氏就漢化的蠻徹底,另外,巧了,當時北邊是北魏,南邊是南朝宋,皆是新立,為了穩固統治,都很崇佛。

“不過,或許是佛門太過鼎盛,與國爭利,也或許是個人喜惡,北魏第三任皇帝魏太武帝,進行過一次廢佛之舉……最後將整個北境清洗的只剩下三百二十座佛寺。

“這次滅佛,據說是北魏太武帝在一位崔姓讀書人的極力建議下推行的,此人出身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書上說他學究天人,博學稽古,是魏太武帝身邊的頂級謀士……這件事在史書上很出名,明確記載,魏太武帝親自下令,只許剩下三百二十座佛寺……而當時北方風氣崇佛,寺廟上千不止。

“不過北魏太武帝戎馬生涯,又接連平定了南朝宋的元嘉北伐,威望極高,廢佛之事情發生在元嘉北伐之後,北朝無人敢違逆……但後來的接任者,又改弦更張了。”

歐陽戎聽了會兒,掩卷問道:

“謝氏族史提了南北朝鼎爭這個字眼,具體何意?”

謝令姜回答:“當時天下練氣士認為,之所以神州陸沉,失了漢家天下,就是因為漢室當年遺失了兩口鼎劍,無法再鎮壓神州氣運。

“南北朝期間,不時有傳言說,誰拿到鼎劍,誰就擁有了統一南北的勢與大氣運……不管是自稱正塑、士族當政的南朝,還是胡漢混居、民風剛勇的北朝,都在尋找鼎劍。

“後面那位隨瘋帝,之所以大肆鑄造鼎劍,也是這個緣故,貪得無厭,已然魔怔了,覺得大隨統一南北,就應當集齊所有鼎劍……”

離裹兒嘴角浮現一抹譏諷之色:

“可諷刺的是,我離乾太宗馬上取得天下,可沒用到什麼鼎劍,【文皇帝】也是從大隨降人手中繳獲,甚至不費一兵一卒,太宗還特意當眾封存【文皇帝】,後面直至平定天下,都沒用上它。

“算是樹立了楷模典範,還說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鼎更輕’之言……再到後來立國,太宗更是留下祖宗之法,不允許離氏子孫尋鼎鑄劍。”

說到這裡,離裹兒像是想起什麼,與歐陽戎、謝令姜對視了一眼,她輕嘆:

“好吧,阿父上次吃飯說的沒錯,離氏的祖宗之法,管不了衛氏。”

歐陽戎沉吟片刻,再問:

“南北朝,共出現了幾口鼎劍?”

謝令姜輕聲說:“我謝氏族史上記載過的,只有兩口,一口【赤帝】,在北朝那邊,短暫出現過,後又不見蹤跡……

“一口【寒士】,明確無誤記載,是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寄奴所鑄,根據族史透露,這口鼎劍的劍胚,其實東晉時就有了,是北方几個高門士族衣冠南渡時秘密帶來的……只是剛開始的東晉,一直沒國力鑄造,直至劉寄奴出世,建立南朝宋,統合江南物力,才勉強鑄成。”

離裹兒挑眉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